子聪江山禀,弱岁擅奇誉。
盱衡恣文辩,落笔妙言语。
胡为冉冉趋,三十滞公府。
美璞思善价,浮云有夷路。
大雅恶速成,俟命宜希古。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七交七首·杨户曹》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子聪江山禀,
弱岁擅奇誉。
盱衡恣文辩,
落笔妙言语。
胡为冉冉趋,
三十滞公府。
美璞思善价,
浮云有夷路。
大雅恶速成,
俟命宜希古。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欧阳修对自己才华与成就的思考和反思。诗中提到了子聪江山禀,指的是自己聪明才智的天赋。他在年幼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受到了赞誉。盱衡恣文辩,指的是欧阳修自由自在地运用文辞辩论的能力。他的笔下有着巧妙的言辞和语言表达。然而,诗中也表达了欧阳修对自己的困惑和迷茫。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匆匆忙忙地追逐功名利禄,为什么要在三十岁时还滞留在官府中。他思考着美璞思善价,意味着珍贵的美玉应该被人们珍视和善待,而不是被轻易地忽视和浪费。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应该有更高的价值,而不是像浮云一样随意飘荡,没有确定的归宿。最后,他表达了对大雅之道的追求,认为真正的学问和修养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应该等待命运的安排,追求古人所崇尚的高尚品德和学问。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欧阳修对自己才华与成就的自省和思考。他对自己的才华感到自豪,但同时也对功名利禄的追逐感到困惑和迷茫。他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更好的价值认可,而不是被浪费和轻视。他追求大雅之道,认为真正的学问和修养需要时间和耐心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经历和内心思考的描绘,展现了欧阳修对人生和学问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
大江西上,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
沙鸥背人去。
铁壁银山,一箭穿过。潦倒赵州,口能如祸。
瑶极青阳献,璇宫紫气氲。晴光千嶂合,阳脉百泉分。门戟开黄道,台书得庆云。青归江柳染,红入圃梅芬。花颂回三朔,糕盘□五辛。春杯吹绿酒,不遣瘁颜醺。
家书正所以寄情之真,徒得观笔力之神,又以见公之褆身。予汇而藏,以警夫人。
古来富贵蹈危机,乐性安贫莫谓非。未及功名苍鬓改,欲从疏懒五湖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