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
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歷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復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僕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
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权德舆在七夕节与他的外孙和内子一起玩乞巧的情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七夕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象征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乞巧是指女子们在七夕这天向织女乞求巧妙的手艺和智慧。
首先,诗中提到外孙们争相乞巧,显示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和对乞巧传统的热爱。接着,作者的内子(指妻子)也加入其中,共同题写乞巧文,展示了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和共享乐趣的场景。
下一节描写了一个隐映在花奁(装饰用的小车)中的场景,花奁上绣有绮席(华丽织物)的图案。这种绚丽的织物被分割成参差不齐的形状,营造出富有艺术感的氛围。
接着,诗中描述了鹊桥临近月亮,河鼓轻轻掩盖着云彩。这是对牛郎织女的传说中的鹊桥和夜晚的浪漫描绘。这里的意象进一步营造了七夕节的浪漫氛围,使人们联想到传说中的爱情故事。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年轻一代孩子们的羡慕,他们在清晨吹响号角,喊叫声传遍大地。这种情景展示了孩子们活力四溢、充满朝气的特点。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七夕节的乞巧活动和家庭欢乐,传递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家庭温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传统节日和家庭团聚的热爱和赞美。
便有凤从千仞下,更无虎守九重门。拔茅初喜仕途泰,起蕝乃知皇帝尊。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与太虚等量,与物情同道。应色应声,随听随眺。入三世而非去来,混万缘而无正倒。云日低时字雁横,夜蟾落处孤猿叫。
曾将一苇渡瀛洲,信脚中原万里游。日出扶桑极东处,云归滇海最西头。经留翙几香犹炧,棋敛纹楸子未收。老我飘蓬江汉上,几回中夜惜汤休。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昔人别馆淹留处,卜筑东山学谢家。丛桂半空摧枳棘,曲池平尽隔烟霞。重开渔浦连天月,更种春园满地花。依旧秋风还寂寞,数行衰柳宿啼鸦。
亦有入城路,门前秋草长。荷锄书在手,负锸醉为乡。霜流溪流涩,厨烟树叶香。为贫从俭约,犹欠半年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