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乞雨问山神,羞见耕耘陇上人。
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苍何事罪斯民。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乞雨题四方院》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年乞雨问山神,
羞见耕耘陇上人。
太守自知才德薄,
彼苍何事罪斯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蔡襄对农民的关切和对天灾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个年年乞求雨水的场景,诗人感到羞愧,因为他见证了那些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们的辛苦。蔡襄自己深知自己的才德有限,无法施展才能来帮助农民,而天灾却频频降临,使百姓受苦。蔡襄对上天的问责表达了他对农民遭受苦难的关切和对社会不公的质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蔡襄对农民遭受天灾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思考。通过描绘年年乞雨的情景,诗人展示了农民们为了生计而艰苦劳作的场景,诗人自愧才德不济,无法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在最后两句诗中,蔡襄直接质问上天,询问为何让这样的灾难降临在百姓身上。这种对天灾和社会不公的思考,体现了蔡襄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和对社会道义的追问。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农民遭受灾害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困境中的人们的同情和思考。这首诗词呈现了宋代社会的一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贫困和不公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溪山昨日风雨来,溪上船子冲潮回。白鸥微茫度岛屿,绿树恍惚迷尘埃。烟昏气黑夜滂渤,石梁茅屋多倾颓。壶公画里何悠哉,写此世外之蓬莱,弱水不渡良可哀。
余生本羇孤,自少已非壮。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怅。误蒙三圣知,贪得过其量。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岂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身虽草莽间,名在朝廷上。惟余服德义,久已慕恬旷。矧亦有吾庐,东西正相望。不须驾柴车,自可策蔾杖。坐惊颜鬓日摧颓,
学书乃一乐,人或罕知趣。而我欲成癖,矻矻了朝暮。天资苦凡弱,师法非早悟。目力又已衰,怳若在烟雾。虽然日数纸,就视辄自恶。旁人谬怂惥,定未识佳处。右军固神品,大令亦体具。嫡传张与颜,尚未肯怀素。颇怪近世评,似为米老娱。雄奇在风骨,隐括须法度。安得再少年,令我
孤灯引梦记朦胧,风雨邻庵夜半钟。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
士要飞腾及黑头,肯来挥麈试同谋。已携荷叶招欢伯,莫笑花枝欠杜秋。老我余年思钓渭,诸君他日合封留。胸中器度须深阔,江汉方行万斛舟。
猧儿弄暖缘阶走,花气薰人浓似酒。困来如醉复如愁,不管低鬟钗燕溜。无端心绪向天涯,想见樯竿旛脚斜。槐阴忽到帘旌上,迟却寻常一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