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物陈矣,礼乐明矣。
天子扆止,迨尔臣矣。
陟降维则,恭且勤矣。
茫茫四海,德教形矣。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
这首诗词出自隋代,作者佚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备物陈矣,礼乐明矣。
天子扆止,迨尔臣矣。
陟降维则,恭且勤矣。
茫茫四海,德教形矣。
诗意:
这首诗词以隋朝时期的乾道七年,即皇帝杨广登基七年为背景。诗中表达了对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的尊敬之情,以及他们在治国方面的恭敬和勤勉。诗词还强调了天子和臣民之间的关系,以及德教在整个帝国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隋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赏析:
1. "备物陈矣,礼乐明矣。"
这两句表达了朝廷的庄严和典礼的繁荣。"备物陈矣"指的是朝廷周围摆满了各种珍贵的物品,彰显了皇权的威严。"礼乐明矣"则指的是在这个庄严的环境中,礼仪和音乐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重视。
2. "天子扆止,迨尔臣矣。"
这两句强调了天子和臣民之间的关系。"天子扆止"表示天子的居住地,即皇宫,象征着权力和统治。"迨尔臣矣"则是指臣民们的地位和角色,他们服侍和侍奉天子,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
3. "陟降维则,恭且勤矣。"
这句表达了天子和臣民在处理事务时应该恭敬和勤勉的态度。"陟降维则"意味着天子在处理国家大事时要保持高尚的品质,而臣民在为国家服务时要谦卑有礼。
4. "茫茫四海,德教形矣。"
最后一句表达了德教在整个帝国范围内的影响和传播。"茫茫四海"表示广阔的领土,而"德教形矣"则指的是德行和道德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隋代帝国的政治秩序、文化繁荣和德教的影响。它表达了对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的尊敬,强调了天子和臣民的关系,以及德教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这首诗词通过几个简短的句子,勾勒出了一个庄严而有秩序的隋朝社会画卷。
不慕生为柱国,何须死向扬州。但愿此身无病,天台剡县闲游。
函盖乾坤气量周,铜晴岁眼一齐取。岁多利脑尖锋者,到此如何敢出头。
畴昔追风幸执鞭,词场好在笔如椽。十年睎骥犹瞠若,晚岁登龙未偶然。下客阳春惊白云,何人绿水近红莲。尚应九里蒙河润,他日一天今二天。
不到兹山二十年,岂知重见旧山川。烟深虽不见湖水,且看长空万里天。
莲香如绮细蒙蒙,翡翠窥鱼袅水葓。卷箔未生单簟月,凭栏初过一襟风。横欹片石安琴荐,独倚新篁看鹤笼。沉李冻醪无寄与,可怜潇洒兴谁同。
世事纷纷触眼新,何由常作梦中身。远游万里才移刻,豪饮千场不忤人。鼓吹满城壼日晚,莺花如海洞天春。是间可老君知否?莫信人言想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