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肠寸折。
解袂留清血。
蓝桥动是经年别。
掩门春絮乱,欹枕秋蛩咽。
檀篆灭。
鸳衾半拥空床月。
妆镜分来缺。
尘污菱花洁。
嘶骑远,鸣机歇。
密封书锦字,巧绾香囊结。
芳信绝。
东风半落梅梢雪。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后集》爲底本。校以明吴氏丛书堂钞本(残存卷五、卷六,简称吴钞,藏北京图书馆),清杨守敬跋明黄汝亨钞本(简称黄钞,藏上海图书馆),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经楼抄本(简称研经楼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本),清宣统吴崶金陵督粮道署校刊本(简称吴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千秋岁》是一首宋代李之仪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柔肠寸折。
解袂留清血。
蓝桥动是经年别。
掩门春絮乱,欹枕秋蛩咽。
檀篆灭。
鸳衾半拥空床月。
妆镜分来缺。
尘污菱花洁。
嘶骑远,鸣机歇。
密封书锦字,巧绾香囊结。
芳信绝。
东风半落梅梢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和感叹。诗中描绘了柔弱的心肠被折断,解开衣袖却留下了清晰的血迹,蓝桥的动静已经是多年的别离。掩上门户,春天的絮乱飞舞,枕头上秋天的蛩鸣低沉。檀篆已经磨灭,鸳衾只半拥着空床和明亮的月光。妆镜分开来有了缺口,尘土弄脏了菱花的洁白。远处传来嘶骑的声音,鸣机停止了运转。一封密封的书信上绣着锦绣的字句,巧妙地绾着香囊。芳信已经断绝,东风吹落了半片梅花的雪。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伤感和时光的流转带来的变化。作者通过描写柔肠寸折、解袂留血等形象的词句,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哀伤。蓝桥动是经年别,传达了别离已经很久,心中的思念却依然存在。掩门春絮乱、欹枕秋蛩咽,通过描绘春天和秋天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和离别的漫长。诗中的檀篆灭、妆镜分来缺、尘污菱花洁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岁月流转中美好事物的消逝和破损。最后的芳信绝、东风半落梅梢雪,则以寓意深远的意象,表达了离别和时光的无情,情感的凋零。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象,抒发了作者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悲凉情感,给人以思索人生和岁月变迁的启示。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山西世世李将军,家声前後多功勋。今乘一障俯绝塞,莫以久和无阵云。菰蒲生塘长春绿,牛羊隔河归暮云。简易自能齐士卒,不严刁斗亦名闻。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七泽三巴日月长,即今万事付茫茫。结庐穷僻新知少,属疾沉绵旧学荒。中夜饭牛初上阪,千年化鹤复还乡。自怜尚觉身为累,剩蓄荆薪待雪霜。
忆昨困炎蒸,衣单犹欲臝。秋气□□凉,饮可读亦可。稍久罄瓶罂,猝难致肴果。亦欲理蠹卷,未易启涩锁。刚肠恶充饫,病骨嗜慵惰。饥渴已两忘,岂较立与坐。前除水满池,有亭窄如舸。颓然一钓翁,照影愧巾裹。鱼负密萍行,蛙升侧荷堕。蛬蚻韵凄锵,虫蜢跳细琐。函灵各肖形,品物
化工能斡大钧回,不得东君花不开。谁道纤纤绿窗手,磨刀剪彩唤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