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莹心碧,春山入骨清。
去穿云际屐,来卧竹间亭。
鸟语风嘲哲,花枝日杳冥。
晚来江上笛,客里不须听。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钱氏隐居三首》是李流谦创作的一组诗词,描述了隐居生活的美妙与宁静。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野水莹心碧,
春山入骨清。
去穿云际屐,
来卧竹间亭。
译文:
野外的水清澈明亮,
春天的山峦清新入骨。
去时穿越云层,
来时躺卧竹亭之间。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描绘了隐居的美妙。诗人用"野水莹心碧"来形容野外的水清澈明亮,表达了大自然的纯净和清新之美。"春山入骨清"则表达了春天山峦的清新之感,深深地渗入诗人的内心深处。"去穿云际屐,来卧竹间亭"则描绘了诗人离开尘世,穿越云层,来到竹亭之间,享受隐居生活的宁静和放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大自然的景色与自己的心境相融合,表达了对宁静、纯净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野水莹心碧"和"春山入骨清"分别通过描绘水和山的形象,表达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纯净之感。"去穿云际屐,来卧竹间亭"则展示了诗人隐居的状态,抛开尘世的喧嚣与繁忙,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以及对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二首和第三首的分析将在后续回答中提供。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操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风吹沙作云,一时渡辽水。天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晓气朔烟上,趢趗胡马蹄。行人听水别,隔陇长东西。
车马东城咱,芬芳数里尘。风光不相待,愁杀未游人。
星江彼此系行舟,我向南州君北州。彭泽初归元亮醉,沙场远使子卿愁。人生离合花间蝶,世事浮沉柳外鸥。明日沾襟各分手,相思何处倚高楼。
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仙人昔炼丹,嶙嶒一卷石。俯视直千寻,凌空高百尺。两水落沧洲,滔滔渺无极。拂石坐片时,万籁俱寥寂。但听松风声,耳边生淅淅。长啸白云飞,山雨催诗亟。诗成寄阿谁,赏识惟贞白。
一從得玉旨,勒马幽燕起。河北与河南,一万五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