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缲丝曲》

荻箔争收茧,瓢轮斗卷丝。
未充身上着,先卖给朝饥。

作者介绍

徐照(?~一二一一),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同郡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并称“永嘉四灵”。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遍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有《山民集》(《瀛奎律髓》卷二○),已佚。有《四灵诗集·徐照集》、《芳兰轩集》传世。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徐道晖墓志铭》。 徐照诗,以一九二五年南陵徐乃昌据毛晋影抄残宋本刻《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一九二八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简称黄本)、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芳兰轩诗集》五卷本(简称明本)、清顾修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芳兰轩集》一卷本(简称顾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缲丝曲》是宋代徐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荻箔争收茧,
瓢轮斗卷丝。
未充身上着,
先卖给朝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关于蚕丝生产的场景。荻箔(一种草纸)和瓢轮(一种陶制的纺织用具)都是用来收集蚕茧的工具。诗中表达了人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将尚未加工的蚕茧先卖给朝廷以供应食物短缺的情况。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普通人民在困难环境下的生存状态。

赏析:
《缲丝曲》通过描绘蚕丝生产中的一幕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在贫困和饥荒压力下的艰难生活。诗词中使用了简练而质朴的语言,通过对荻箔和瓢轮的描述,生动地刻画了当时人们在收集蚕茧方面的辛勤劳作。诗词的最后两句"未充身上着,先卖给朝饥"则表达了人们为了基本生计不得不牺牲自己的需求,将尚未加工的蚕茧提前出售以供给朝廷。这种无奈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生存的艰难。通过揭示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诗词呈现了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和关注,传达了一种对人类境遇的思考和关怀。

  • 《示俞秀老》

    缭绕山如涌翠波,人家一半在烟萝。时丰笑语春声早,地僻追寻野兴多。窣堵朱甍开北向,招提素脊隐西阿。暮年要与君携手,处处相烦作好歌。

  • 《冬夜题旅馆》

    退飞忆林薮,乐业羡黎庶。四海尽穷途,一枝无宿处。严冬北风急,中夜哀鸿去。孤烛思何深,寒窗坐难曙。劳歌待明发,惆怅盈百虑。

  • 《寄韩潮州愈》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 《襄阳蹋铜蹄歌》

    生长宛水上。从事襄阳城。一朝遇神武。奋翼起先鸣。

  • 《长沙三绝句(三首)》

    太傅儿孙多济美,东阳绛灌少闻家。欲寻遗井无人识,蛱蝶飞来荠菜花。

  • 《遣兴三绝》

    老怀忽忽如中酒,短发萧萧不受簪。四壁应闻长叹息,何人知我此时心。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