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工艺文,朱丝练弦,黄流在璋古注云:璋,瓚也。
值虞廷戛击,箫韶之乐,周王寿考,追琢其章。
汾水雁飞,鼎湖龙远,魂返今无异域香。
浮生短,更两轮屋角,来去荒忙。
人言八十鹰扬。
笑千岁如何尺捶量。
但负图龟马,藏之为宝,舐丹鸡犬,去不能将。
友鲁申公,师浮丘伯,尚可教书村学堂。
投老泪,瞻越山紫翠,陵树青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沁园春(六和)》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沁园春(六和)
少工艺文,朱丝练弦,
黄流在璋古注云:璋,瓚也。
值虞廷戛击,箫韶之乐,
周王寿考,追琢其章。
汾水雁飞,鼎湖龙远,
魂返今无异域香。
浮生短,更两轮屋角,来去荒忙。
人言八十鹰扬。
笑千岁如何尺捶量。
但负图龟马,藏之为宝,
舐丹鸡犬,去不能将。
友鲁申公,师浮丘伯,
尚可教书村学堂。
投老泪,瞻越山紫翠,陵树青苍。
译文:
春天来到了我家的园子,
少女们在织红丝线,
流动的河水在古代注释中说:璋是瓚的意思。
在虞廷的击鼓声中,箫韶的乐声响起,
周王寿考,用来追求更高境界。
汾水上的雁飞过,鼎湖中的龙远去,
灵魂回归今天,没有异域的芬芳。
人生短暂,我来去匆忙地走过两个房角。
人们说我八十岁仍然精神矍铄。
笑问千年如何用尺捶来衡量。
只是背负图书和乌龟马,把它们珍藏起来,
舔舐红色的鸡和狗,却不能带走。
我的朋友鲁申公,教导着浮丘伯,
他仍然可以在村里的学堂教书。
投下年迈的泪水,望着越山的紫翠和陵树的青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沉浸在春天的园子里的情景。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比喻,通过描述少女织红丝线、虞廷击鼓的声音和箫韶的乐声,以及古代周王追求高境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和追求的向往。
诗中的“汾水雁飞”和“鼎湖龙远”揭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离去,但作者认为人的灵魂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回归今天,感受到美好的存在。
作者在描绘瞬息万变的生活中感慨人生短暂,但他笑问千年如何用尺捶来衡量,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尽追问和思考。他将自己比作背负图书和乌龟马的人,珍藏着知识和智慧,舔舐红色的鸡和狗则象征着寻求享乐和欲望的无常。
最后,作者向他的朋友鲁申公致意,认为他仍然有能力在村里的学堂教书。投下年迈的泪水,望着越山的紫翠和陵树的青苍,表达了对友情和教育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描绘春园的景象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追求与思考的渴望,以及对友情和教育的重视。诗中融入了历史典故和哲理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思索与感悟。
烟外斜阳,云中远岫。翠眉轻补胭脂漏。回波都是断肠声,断肠更听哀猿吼。暮雨凝愁,朝云*酒。余怀远寄湓江口。世间木石本无情,如何
三十余僧眼似眉,白云深处聚头嬉。烧枯柴火煨山芋,拽木罗笼总不知。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蓑唱牧牛儿,篱窥蒨裙女。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修溪检校閒桃李,暗记苍苔唯屐齿。野鸳时看立汀沙,个字分明尤足喜。金驼银鼻岂关念,梦月当窗印寒水。闺门瓜戍忽临期。交与铜章令涤视。篆文春蚓红萦缠,背刻太平兴国年。因记太宗全盛日,车书万里恢山川。吴王纳地初改郡,钱塘国势犹依然。治中选任不轻予,纵受往往皆前贤。
何年六丁驱霹雳,苍龙惊起穿崖石。拿雷掣电卷波涛,来与真仙分窟宅。上崖窅深如偶瓮,下崖人谽谺如空洞。不知泉脉从何来,百面鼙鼓长汹涌。大灵闯首浮中流,背隐八卦开双眸。似闻夏潦不能没,疑有神仙司诸幽。我曾雁荡观龙鼻,半日才通涓滴水。岂如六月散甘霖,灵泉滚滚无穷已
园林萧爽闻来久,欲访在循二十秋。此日开襟吟不尽,碧山重叠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