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月清凉,寂照法界。
以沙门相,藏世间解。
谷响入耳,性不可为。
青莲出水,深不可窥。
万象纷披,花开古锦。
启迫群氓,与甘露饮。
哲人去矣,资何所参。
即事之理,塔锁终南。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清凉国师真赞》是宋代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宝月清凉,寂照法界。
以沙门相,藏世间解。
谷响入耳,性不可为。
青莲出水,深不可窥。
万象纷披,花开古锦。
启迫群氓,与甘露饮。
哲人去矣,资何所参。
即事之理,塔锁终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对清凉国师的赞美和思考。宝月清凉,指的是高洁无暇的月亮,寂照法界表示清凉国师的智慧与慈悲能照亮整个世界。以沙门相,指的是清凉国师作为僧人的身份,隐藏在世间给予人们解脱和指引。谷响入耳,意味着只有心地纯净的人才能听到真理的声音,而那些追求私欲的人无法领悟。青莲出水,表示深奥的道理难以被寻常人理解。万象纷披,花开古锦,形容自然界的美丽和多样性。启迫群氓,与甘露饮,暗示清凉国师的教诲如甘露般滋润着人们的心灵,给予他们启迪和安慰。最后两句表达了黄庭坚对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中真理的追寻,塔锁终南则是指哲人离开了尘世,他们的智慧被永远封存在终南山的塔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清凉国师的赞美表达了黄庭坚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富有意象的描写,如宝月清凉、青莲出水等,将清凉国师的形象与自然界的美景相融合,突显了他超越尘世的智慧和慈悲。诗词中的对比手法也很巧妙,通过谷响入耳与性不可为、青莲出水与深不可窥等对比,强调了智慧和纯净的重要性,以及真理的深邃和超越性。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字字珠玑,通过对清凉国师及其教诲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智慧和真理的敬仰和追求。同时,诗词也引发人们对于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塔锁终南象征着哲人的离去,使人们思考哲人离去后,人们应该如何继续追寻真理,如何在尘世中生活得更加有意义。
总之,《清凉国师真赞》是一首表达对智慧和真理追求的赞美诗,通过描绘清凉国师的形象和对比手法,将智慧与自然界相融合,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清晓天容争显晦。溪上群山,戢戢分驼背。谁似浮云知进退。疏林嫩日黄金碎。夜枕不眠憎鼠辈。困眼贪晴,拚被风烟醉。天意有情人不会。分明置我风波外。
十里松阴蒋子山,暮烟收尽梵宫宽。夜深更向紫微宿,坐久始知凡骨寒。一派石泉流沆瀣,数庭霜竹颤琅玕。大鹏泛有捕风便,还许鹪鹩附羽翰。
归欤我亦耦耕人,麦陇桑畦意自亲。才出郭收连日雨,已拚花负一年春。农安用劝村村急,文不须工字字真。自是非材头白头,不缘方寸在吾民。
傅说济川空道在,彦方贩鬻叹时难。年来惟有樽空虑,一任滔滔溉倒澜。
水满寒潭潭著月,山藏空谷正吞烟。金鸡初报洞中晓,一声唤起玉渊龙。
玉砌雕阑,朱门紫陌,争似道人茅宇。尊有新醪,盘无兼味,自傍小溪垂缕。富贵何淫,贱贫亦乐,此外更无他语。有时将明月为家,或共白云为侣。还俯视、六合之间,茫茫何物,不入灵台丹府。绿水青山,野花啼鸟,已把此心留住。梦熟黄梁,尘飞沧海,转首便为千古。问雪堂、归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