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清明日忆诸弟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译文:
清明时节忆起诸弟
冷食之时病欲发,但心情舒适开怀。
却让我思念故乡,晴川上空弥漫烟火。
杏粥依旧可品味,榆羹已稍稍加热。
唯有遗憾亲人不在身旁,独自坐过了这美好的一年。
诗意:
《清明日忆诸弟》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清明时节思念离散的亲人和故乡的情感。
这首诗在开始时描述了诗人在冷食时身体不适的情况,但心情却是开怀的。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用“烟火满晴川”形容了故乡的繁华景象。
诗中还提到了杏粥和榆羹,这是清明节的传统食物,诗人提到杏粥依旧可口,榆羹也已稍微加热,展现了对传统风俗的依恋和怀念。
最后一句“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表达了对离散亲人和故乡的遗憾,诗人独自度过了这美好的一年,但内心仍然有一份缺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个人经历,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离散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所用的描写手法简洁而准确,用意明确而深入。通过描述冷食、晴川、杏粥、榆羹等生动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孤独。整首诗表达了人们在清明节时思念故乡和家人的普遍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该诗以诗人个人的经历和情感为切入点,通过描写自然和物品,抒发了一种寄托情感和怀念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依恋和思念。这种个人情感的表达与清明节的节日主题相结合,使整首诗达到了情感与节日的相融合,使读者在审美的同时,进一步领会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总之,《清明日忆诸弟》通过描写个人经历和情感,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表达力。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一别于今又五年,关河风雨梦相牵。羡君老有惊人术,愧我贫无使鬼钱。淮雁南来斜作字,楚江东下直如弦。子云罢献《长杨赋》,头白归来草《太玄》。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妆阁伎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磬。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馀。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
香罢宵薰,花孤昼赏。粉墙一丈愁千丈。多情春梦苦抛人,寻郎夜夜离罗幌。好句刊心,佳期束想。甫愁春到还愁往。消魂细柳一时垂,断肠
聚远楼头面面风,冷泉亭下水溶溶。人间炎热何由到,真是瑶台第一重。
予从江南来,见子东浦榛。问子何不治,子兄游洛濒。子素乐文字,而复养慈亲。去年始升朝,差差陪缙绅。今也与吾肩,行立笑语频。未经鬓发改,喜预班缀新。思如曩时会,浩饮不计巡。往谒持约史,文辞媿彬彬。谓将一乘粟,欲敌千箱囷。然而泽中蛇,时得龙一鳞。况复周孔教,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