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清明行役过澱湖至吴》

涉柳正清明,澱湖波更平。
雉媒空古迹,鹤唳动乡情。
杨柳家家插,桃花处处生。
青山俄在望,咫尺见吴城。

作者介绍

卫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理宗淳祐间曾爲朝官,出知常州。未几,“自毘陵投绂归垂三十载”(本集卷五《刘葯庄诗集序》)。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年逾八十。有《秋声集》,都爲退居后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 卫宗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馆臣漏辑诗三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清明行役过澱湖至吴》是宋代卫宗武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行经澱湖前往吴城的景象,以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杨柳、桃花、青山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开篇,描绘了涉柳之景。清明时节,春风和煦,柳树婆娑摇曳,给人以清新的感受。澱湖波浪平静,仿佛舒展开来的明净之水映照着周围的景色。

接着,诗人提到了雉媒和古迹,雉媒是指雉鸟的叫声,它们是乡村中的常见生物,而古迹则暗示着这个地方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这里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的声音,又唤起了乡土之情。

然后,诗人提到了杨柳和桃花。杨柳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家家户户都插满了杨柳枝,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桃花则生长在各个角落,给整个地方增添了一片绚丽的色彩。通过描绘春天的繁荣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诗人描述了远处的青山和咫尺可见的吴城。青山在远处若隐若现,给人以无限遐想之感。而吴城则是诗人的目的地,也是他眼前的景象,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及。这里既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又流露出对归乡的期盼之情。

这首诗词以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杨柳、桃花、青山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乡愁之情。诗意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乡土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归乡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优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清明时节的美丽画卷,唤起读者对家乡和故乡的思绪和回忆。

  • 《送知兴上人》

    久住巴兴寺,如今始拂衣。欲临秋水别,不向故园归。锡挂天涯树,房开岳顶扉。下看千里晓,霜海日生微。

  • 《水调歌头》

    可之有,因赋是词付何琮,俾歌之以侑一醉。雪霁春已半,露重午方暄。一筇挂上高绝,便觉眼前宽。指点数家楼阁,检校一村花柳,绿水接青烟。峦岫竞围绕,风日更清妍。闹媒蜂,纷使蝶,菜花繁。少年正尔行乐,谁复顾华颠。自有此丘此坂,那得游人箫鼓,暖响出中天。归步不妨晚,

  • 《和杜友游清源洞韵》

    涉险何如过虎牢,白云堆里著身高。登临我欲招元亮,谈笑时能接李翱。人境地下看犹粟,洞天西去有蟠桃。学仙恐是虚无说,且向峰头跨六鳌。

  • 《蒿》

    野蔬出芋惯寒酸,羹绿虀黄顿顿餐。直到新年立春日,却无生菜上春盘。

  • 《呈痴绝庵主颂》

    痴绝有庵不肯住,弄老挑云径山去。地水火风分裂时,亲书赠予黄葛布。蜕封读罢咽无语,会得龙须能辟暑。岂知玉骨本清凉,书则珍藏布不取。源老忽踏幽深路,道在隔山遥望处。巨帙已载闲葛藤,何堪又送闲家具。开眼一看笑呵呵,犹有这个可奈何。来而不往非世法,聊效芹忱愧不多。

  • 《拒霜花》

    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开元天子千秋节,戚里人家承露囊。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