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青玉案(和贺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诸公)》

年时江上垂杨路。
信拄杖、穿云去。
碧涧步虚声里度。
疏林小寺,远山孤渚,独倚阑干处。
别来无几春还暮。
空记当时锦囊句。
南北东西知几许。
相思难寄,野航蓑笠,独钓巴江雨。

作者介绍

冯时行(?~一一六三),字当可,号缙云,壁山(今四川璧山)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江原县丞,知眉州丹稜县。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以政优召对,因反对和议,出知万州。十一年,又因不附秦桧免官,遂居缙云山中,授徒讲学。桧死,二十七年起知蓬州,二十九年,知黎州,三十一年,知彭州(《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二○、一四二、一七六、一八二、一九二)。擢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官。有《缙云集》四十三卷(《宋史·艺文志》),已散佚,明嘉靖中李玺刊爲《缙云先生文集》四卷,卷一至三爲诗。事见《缙云先生文集》附录宋蹇驹《古城冯侯庙碑》,《宋史翼》卷一○有传。 冯时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缙云文集》爲底本,校以清赵氏小山堂抄本(简称小山堂本,藏北京图书馆)。另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卷四。

作品评述

《青玉案(和贺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诸公)》是宋代冯时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年时江上垂杨路,
信拄杖、穿云去。
碧涧步虚声里度,
疏林小寺,远山孤渚,
独倚阑干处。

别来无几春还暮,
空记当时锦囊句。
南北东西知几许,
相思难寄,野航蓑笠,
独钓巴江雨。

中文译文:
在那年的时光,江边有一条垂柳的小路,
我手拄着拐杖,穿越云雾而去。
在碧涧的溪水声中踏步前行,
经过稀疏的林木和小寺庙,
远山孤立在水中的孤渚上,
我独自依靠在栏杆旁。

别离后不过是几个春天,而夜幕又降临,
只空留下那些当初藏在锦囊中的语句。
无论南北东西,我又能知晓多少,
思念之情难以寄托,我如野航一般戴着草帽,
独自在巴江中垂钓雨中。

诗意和赏析:
《青玉案(和贺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诸公)》描绘了一个离别后的孤独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主人公行走在江边的垂柳小路上,手拄拐杖,穿越云雾而去,给人一种离别的意象。他穿过碧涧,听着虚幻的溪水声,经过稀疏的林木和小寺庙,远远看到山峰和孤立在水中的孤渚,独自依靠在栏杆旁,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中提到别离后经过的几个春天,夜幕降临时,只有记忆中当初藏在锦囊中的语句,这些语句成为了他唯一的慰藉。诗人表示,无论身在南方还是北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他都能感受到思念之情的无法寄托。他如同一个孤独的航行者,戴着草帽,独自垂钓着下着雨的巴江。

整首诗以离别之情和思乡之思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的行走和环境景物来表达内心的孤独和无法寄托的思念之情。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和情感的对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构建,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内敛的离愁别绪。

  • 《送张真甫中书奉祠归蜀》

    种成桃李恰新阴,忽忆家山丛桂林。客路莫嫌归计拙,春江争似骇机深。一封朝奏钧天梦,万里江行魏阙心。後日还朝饱风露,黑头应有雪丝侵。

  •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见山堂》

    叠石初成得赐环,未应苔藓上苍颜。据鞍华岳旌旄里,回首淮山梦想间。烽火日传西塞静,丘陵应伴壮心闲。终南太白皆公有,肯向庭中更作山。

  • 《桓温》

    北征谈笑缚姚公,静扫诸陵见洛嵩。不用登高笑夷甫,正缘此辈使君雄。

  • 《秋雨》

    暮秋木叶已微丹,小雨萧萧又作寒。目送断云归谷口,身随新雁寄江干。浊醪易负寻常债,退士难叨本分官。谢尽浮名更无事,灯前儿女话团栾。

  • 《渔浦》

    桐庐处处是新诗,渔浦江山天下稀。安得移家常住此,随潮入县伴潮归。

  • 《题陈希夷睡图》

    形睡神非睡,心閒身亦閒。是非都不管,高卧华州山。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