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双鹊飞来喜。
惜凝望、音书至。
一掬离怀千万事。
绿窗深夜,短笺封就,应也寻人寄。
春风鬓畔疏梅蕊。
映妆艳、清如洗。
苦恨眼边常忆记。
楚宫行路,倚桥攀驿,供尽梅花泪。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刘一止,七岁能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其兼代官职,一止不就。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参知政事。高宗建炎四年(1130),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宋绍兴初,召试馆职,宋高宗大为称赏。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奏事。高宗曾不无自得地说:“朕亲擢也”,在官期间,极陈堂吏、宦官参政之弊,终为人所忌恨,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后被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进敷文阁待制。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迎附李光,傲迈慢上,被削职。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任,力辞,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
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刘一止诗,自成一家,吕本中、陈与义读后叹道:“语不自人间来也。”刘一止的词题材广泛,主要包括羁旅行役、纪行咏怀、酬唱离别等方面。他的词作艺术性很强,擅于融情于景,化用前人诗句及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且语言浅切明畅、工致典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曾以一首《喜迁莺·晓行》词在当时获得“刘晓行“之美誉。著有《类稿》50卷。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存此42首。
《青玉案》是一首宋代刘一止的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马头上双鹊飞来喜。
可惜凝望,音信不至。
一掬离怀千万事。
深夜中绿窗,短笺已封,应该也是寄给寻人的。
春风吹散鬓畔疏梅花瓣。
映妆艳丽,清澈如洗。
苦恨眼角常常记忆。
在楚宫行路上,靠在桥边攀登驿站,尽情洒下梅花的泪水。
诗意:
这首诗以抒发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情景。诗中以马头上的双鹊飞来为开场,表达了作者看到喜庆的征兆,然而遗憾的是,等待已久的音信迟迟未至。接着,诗人把离别的思念化为一掬泪水,承载着千万个离别的故事。夜深人静时,作者独自坐在绿窗前,写下了短笺,期望能寄给寻人。诗的后半部分以春风拂面时梅花的形象描绘女子的美丽,同时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爱情的痛苦和回忆。最后,作者以楚宫行路、倚桥攀驿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并用梅花的泪水象征自己的悲伤与眼泪。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苦痛和思念之情。通过马头双鹊、绿窗深夜、短笺封就等形象的描写,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以梅花为象征,通过春风拂面时梅花的形象,将女子的美丽与离别的痛苦相结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诗人运用了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情的手法,将离别的伤感与对过去情感的回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深深的共鸣。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细腻和感人之处。
陀罗尼句觉皇宣,一略闻名胜施缘。端见髓心相付嘱,莫将耳口作流传。顿机做处天飞电,大器任时海纳川。不是老婆情分切,肯留文字破尼乾。
麟垂绂秀。天纵今司寇。朱明景,清和候。缙云开帝乐,括苍锺神秀。人争羡,昨生一佛今朝又。璧水声华茂。玉殿天香袖。姑小试,陶甄手。行为黄阁老,屹立丹墀右。名不朽,斯文名脉从君寿。
菩提烦恼等空平,色裹胶青用始精。盐入水中寻不见,□舌轻点笑欣欣。
仙人漓江游,剪水冯夷宫。宾友来邹枚,寒辔摇冬珑。起望天南陲,玉沙满长风。越人来省识,把酒酹层空。从来峤南北,人谓将无同。那知梁园霰,飞入瑞露中。幕府有清士,寻僧上西峰。六花信娟巧,未及五字工。我亦涤冰砚,课虚贵新功。莫嗤两臞儒,毫端尚清丰。
封侯岁见梦魂销,千万徒劳重压腰。只待区中缘了尽,携家采药住中条。
便从场屋了经纶,看取朝家诏选抡。天赋忠良须努力,人生温饱岂荣身。鼎来时事方忧国,到底儒冠不误人。青紫拾来馀事耳,直应尊主庇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