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要天机到,常人学不成。
胸中无世事,笔下有诗情。
断岸孤村接,高林远岫平。
不能求片幅,空自识先生。
徐照(?~一二一一),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同郡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并称“永嘉四灵”。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遍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有《山民集》(《瀛奎律髓》卷二○),已佚。有《四灵诗集·徐照集》、《芳兰轩集》传世。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徐道晖墓志铭》。 徐照诗,以一九二五年南陵徐乃昌据毛晋影抄残宋本刻《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一九二八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简称黄本)、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芳兰轩诗集》五卷本(简称明本)、清顾修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芳兰轩集》一卷本(简称顾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求邓叔珍画》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邓叔珍画作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和感悟。
中文译文:
寻求邓叔珍的画作,
需要天赋的天机,
常人无法学成。
内心空灵无世俗之事,
笔下却有浓郁的诗意。
画中断岸的孤村相连,
高耸的林木和远处的岭山平和相融。
我不能索求一幅画作,
却自能感悟先生的艺术境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邓叔珍画作的追求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向往和赞美。诗中提到,要欣赏和理解邓叔珍的画作,需要具备非凡的天赋和天机,寻常人难以达到。这表明邓叔珍的画作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蕴含了艺术家独特的灵性和悟性。
诗词的下阕描述了诗人自己的内心境界。他的内心空灵纯净,不受世俗的扰乱,没有被俗世琐事所累,而是充满了诗意和艺术的情感。这种内心的自由和超脱使得他能够在笔下表达出深沉的诗情。
接下来的描写着邓叔珍画作的景象,通过画中的断岸孤村、高耸的林木和远处的岭山,表现了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这种景象的描绘展示了邓叔珍画作的独特艺术风格,使人感受到山水画作中的宁静与悠远。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邓叔珍的敬仰和对艺术的认同。诗人意识到自己无法索求一幅邓叔珍的画作,但他通过欣赏邓叔珍的作品,从中领悟到了先生的艺术境界。这表明诗人对邓叔珍的画作产生了共鸣,认同了邓叔珍独特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对邓叔珍画作的追求和赞美为主题,通过对诗人内心境界和邓叔珍画作的描绘,表达了对艺术的向往、赞美和认同,展示了艺术与心灵的交融。
下马空林问庙扉,衣冠寂寞掩尘帏。不能复使桓公怒,莫怪年来祭客稀。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我无政术强为官,所至将迎每厚颜。何事深村赤脚妇,亦闻钲鼓出篱间。
旷士隘宇宙,孰为君家山。逸兴渺湖海,熟遣君意还。胡然动行色,便欲和惨颜。新篇写襟素,和章就词班。亦念尘坱客,肯照窗几间。怀旧徒感怆,搜语愧冥顽。两年重忧患,悲涕不胜潸。一身缠疢疾,形骸顿已孱。签天凡几疏,无路扣九关。望绝钟鼎贵,分甘茅衡跧。薾然一疲驽,不原
芳妍桃李场,纷趋欻成蹊。长松坐偃蹇,遂尔不见知。平生异时人,不与俗转移。萧然尘埃中,擅此丘壑奇。窗空境逾清,四壁风来吹。抱琴揖苍髯,喜气掀两眉。臭味既与同,相亲不相违。直期阅岁寒,可但忘朝饥。斯正如乃翁,过处更过之。直比千丈干,历落不受羁。只恐大厦成,梁栋
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