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
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
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秋过钱塘江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
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
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译文:
秋天过去了钱塘江,
巨大的浪潮涌到了东边,
山脉吞噬了广阔的原野。
因为知道吴相对我怀有憾恨,
海洋的波澜声不停地在响起。
黑色的阴云弥漫着龙的巢穴,
秋天的云朵进入了战争的城市。
千万里的旅行者,
经过了这里,毛发都白了。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而荒凉的秋天景色。钱塘江波澜壮阔,山脉遥不可及。诗人因为自己与吴相有恩怨,所以海涛声无法平息让他心中的不安。黑色的阴云笼罩着犹如龙窟的地方,秋天的云彩也进入了战争的城市。最后,诗人提到了千万里之遥的游人,经历了这一切,使得他的白发增添了几分沧桑之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心境。钱塘江的奔涌激荡给人一种壮阔之感,山脉的威势又给人无边无际的感觉。诗人以自己与吴相的恩怨为线索,将心情与秋天环境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与不安。同时,诗中出现的黑气、秋云等意象,使得整首诗的气氛凝重且充满神秘感,画面感十分强烈。最后诗人提到的游人,寓意着人生的旅途,经历过千万里的风景和沧桑,才会有白发染上的那种岁月的痕迹。整首诗通过景色的描绘和意境的营造,呈现出一种深邃而凄美的情感,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天上那无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望里春风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晖。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还。人生知己总相怀。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