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平野寒多露,窗壁含风秋气度。
邻桑槭槭已欲空,悲虫啾啾促机杼。
柴门半掩扫鸟迹,独抱残编与神遇。
韩公既去岂能追,孟子有来还不拒。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秋怀》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南平野寒多露,
窗壁含风秋气度。
邻桑槭槭已欲空,
悲虫啾啾促机杼。
柴门半掩扫鸟迹,
独抱残编与神遇。
韩公既去岂能追,
孟子有来还不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在寒冷的城南平野上,草地上沾满了露水,窗户上吹来了秋风,这些都是秋天的气息。邻居的桑树和槭树已经凋零,只剩下几片残叶,引发了悲伤的虫儿在叫唤,仿佛在催促着织布机。柴门半掩,只有几只鸟的痕迹,作者独自坐着,怀念着过去的时光,抱着残缺的编织物,与心灵相遇。韩公已经离去,作者无法追随,但如果孟子前来,他将会欢迎。
赏析:
《秋怀》以简洁的语言和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的城南平野、窗壁含风、邻桑槭槭、悲虫啾啾等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氛围,给人以寂寥和萧瑟之感。柴门半掩、扫鸟迹、独抱残编等形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新友的欢迎,彰显了作者坚持真挚情感的态度。整首诗词清新凄婉,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心灵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