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秋寄江上吟僧》

挂锡在荆楚,杜门无往还。
潮声到孤寺,月色遍前山。
一雁惊幽思,西风惨病颜。
何当重携手,高步白云间。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作品评述

《秋寄江上吟僧》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挂锡在荆楚,
杜门无往还。
潮声到孤寺,
月色遍前山。
一雁惊幽思,
西风惨病颜。
何当重携手,
高步白云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秋天离开荆楚地区,寄情江上,吟咏思乡之情。诗人置身于一个孤寂的寺庙中,感受着潮声和山间的月色,思绪渐渐回到故乡。一只飞过的雁群惊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而西风吹拂之下,诗人的面容也显得病态憔悴。诗人在思念和病痛之间,希望能有机会再次与亲朋好友一同登高远行,共同享受自由自在的白云之间。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个离乡背井的人的孤寂心境。诗中的荆楚、江上、孤寺、前山等景物,与诗人内心的思念与病痛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将自己的心境与外在环境相互映衬,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

诗中的"挂锡在荆楚"暗示诗人离开了荆楚地区,身份可能是一位僧人,"杜门无往还"则表示他已经关起门来,无法回到故乡。"潮声到孤寺,月色遍前山"描绘了寺庙中潮水声的回荡和月色的洒落,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种寂静和宁静的氛围。"一雁惊幽思,西风惨病颜"则通过一只飞过的雁群和西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身体上的病痛。

诗的最后两句"何当重携手,高步白云间"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向往,他希望能与亲朋好友再次结伴登高远行,畅游在自由自在的白云之间。这种愿望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快乐生活的向往,也抒发了他对人际关系和亲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

  • 《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迎俎酌献》

    撰日瞻景,诚陈乐张。礼容秩秩,羽舞煌煌。肃将涤濯,祗荐芬芳。永锡繁祉,思深飨尝。

  • 《谨和答惠茶之什》

    绿云浮面味回长,每饮疑兼盛德香。不独蠲烦优下吏,更容归遗细君尝。

  • 《人月圆》

    相思何日重相见,山远水偏长。凤弦虽断,鸾胶难接,愁满离肠。最伤情处,鲛绡遗恨,翠靥留香。故人何在,浓阴深院,斜月幽窗。

  • 《惜时芳(对竹赋)》

    虚心劲节争萧散。无冬夏、钩阑侧畔。霜风雪色沈沈晚。残不了、细枝纤干。情中意里尘沙恨。试与聆、弦歌急慢。无嫌青翠开青眼。相看似、太原家惯。

  • 《陪晦翁登妙高峰一首》

    千崖盘屈曲,一塔矗空蒙。它处只山好,此中兼水洪。纵观疑犯斗,飞上觉凌风。常恨天难近,今朝路已通。

  • 《题东皋》

    东皋纵遐目,生意良自多。鱼跃喜冰释,鸟语乘春和。芳兰馥余荄,名花眩乔柯。倦客独无依,奈此庶物何。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