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归故山,不知岁月徂。
念虽迫霜露,忧国犹区区。
老不能上疏,泰阶陈六符。
安得子元子,同歌于蒍于!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秋日遣怀》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归故山,不知岁月已过去。
虽然念念不忘,但忧国之心仍然沉重。
年老无法上书陈述忧国之情,只能在泰阶陈列六符。
但愿能与子元子一同在蒍于(地名)歌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他渴望回到故山,但不知道时光已经过去了多久。尽管他被岁月的冷酷所迫,但他仍然忧心忡忡地关注着国家的状况。由于年老无法上书表达自己的忧国之情,他只能在泰阶上陈列六符,以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忧虑。他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在蒍于地方歌唱,表达对国家的关切和希望。
赏析:
《秋日遣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陆游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和忧虑之情。诗中的"归故山"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向往和渴望回归的心情。"念虽迫霜露,忧国犹区区"表明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尽管自己年老无法上书表达,但仍然心系国家。"泰阶陈六符"暗示了诗人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关切,他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尽力表达自己的忧国之情。最后一句"安得子元子,同歌于蒍于"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在蒍于地方歌唱,共同表达对国家的关切和希望。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陆游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和忧虑之情。它展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真挚表达,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意味,体现了陆游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
王郎西去路漫漫,野店无人霜月寒。泪尽粉笺书不得,凭君送与卯君看。
等閒看尽弁衡毗,旁郡聊从捧檄驰。候管乍披新定志,邮筒忽见故人诗。君方清绝行明镜,我正摧颓据槁枝。为喜彩衣还膝下,椒柈趁得颂花时。
胜事人间少,芳堤尽种梅。横枝出疏影,蠹卉长苍苔。潇洒依湍濑,飘零落酒杯。戏鱼时跃去,冻蝶忽飞来。宛似孤山见,还如庾岭开。只将松作友,更与竹为媒。迥出千林表,真成百卉魁。羞争桃李艳,自是栋梁材。止渴将军智,调羹上相才。风光无着处,吟思发春雷。
灭去觚稜性本圆,了除藩蔽物皆然。向来具足顶门眼,尽发卑微瓮里天。胶扰空花俱是幻,拘挛尘鞅束如编。非予孰为幡然起,莫遣阿衡美独专。
此草有奇效,尝闻于习之。陵阳亦旧产,其地尤所宜。翠蔓走岩壁,芳丛蔚参差。下有根如拳,赤白相雄雌,斸之高秋后,气味乃不亏。断以苦竹刀,蒸曝凡九为。夹罗下香屑,石密相和治。入臼杵万过,盈盘走累累。日进岂厌屡,初若无所滋。渐久觉肤革,鲜润如凝脂。既已须发换,白者
昔年诗卷驻精魂,强续狂游拭涕痕。拉得藕花衫子婢,篮舆仍出涌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