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受新霜,孤雁叫落月。
沈忧何由平,永夕不可彻。
将琴鼓忆邻,声急弦屡绝。
芳华日益远,香泽物已歇。
秋风吹石门,思君还复诀。
谁云无生忍,识此悠悠别。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秋思》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幽兰受新霜,
孤雁叫落月。
沈忧何由平,
永夕不可彻。
将琴鼓忆邻,
声急弦屡绝。
芳华日益远,
香泽物已歇。
秋风吹石门,
思君还复诀。
谁云无生忍,
识此悠悠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忧愁,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通过描写幽兰受霜、孤雁呼唤落月等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诗词传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秋思》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思考。首两句描绘了幽兰受霜和孤雁呼唤落月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凄凉与孤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法排遣的忧愁。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忧愁的无奈和无法解脱的感叹,说明了忧愁的持续和深刻。诗中描绘了将琴鼓忆起与邻人的欢乐时光,但音乐声却在急促中断绝,这一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悲凉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芳华逐渐远去,香泽已然消逝的景象,暗示了光阴的流逝和青春的逝去。最后两句以秋风吹动石门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思念归人并告别的心情。诗人以自己的离别之痛,反问谁能忍受无法挽回的别离之苦,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痛惜。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蔡襄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忧伤和深情,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经霜收芋美,带雨接花成。前日邻翁至,柴门扫叶迎。
七岁投閒日,浑如未第初。牛衣困褴缕,鹤饭愧粗疏。圣有杯中露,朝无别后书。温寻皆旧学,风雨岁时余。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这张紫微。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
官曹无人吏休沐,杜门谢病车脱轴。门前经旬客不至,苔色侵阶春更绿。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杨花浩荡天无风,檐端三丈朝阳红。晴薰病眼暖欲醉,卧搔短发如飞蓬。枕书睡熟呼不醒,黄粱正饭邯郸翁。不知纷纭梦几许,觉来烟际闻昏钟。
圣主崇文化,锵锵得盛才。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
二月清江外,遥遥饯故人。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