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荆山楚云隔。
思归夜唱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
曲中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
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
猿啼日暮江岸边,绿芜连山水连天。
来时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已再补。
鸿雁南飞报邻伍,在家欢乐辞家苦。
天晴露白钟漏迟,泪痕满面看竹枝。
曲终寒竹风袅袅,西方落日东方晓。
刘商,唐代诗人、画家,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历(七六六至七七九)间进士。官礼部郎中。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这是他罢庐州合肥县令后所作,约写于大历四五年(769——770)。《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淡《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
中文译文: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
巴人从荆山远道而来,回首时荆山与楚地被云雾隔绝。
夜晚时思乡之情唱起竹枝歌,庭院中槐树叶随秋风落下了许多。
歌曲中生动地叙述了乡土的景象,乡思如绵延不绝的楚词一样古老。
身骑吴牛,也不怕虎威,手拿着蓑笠,敢于挑战风雨。
猿猴啼叫在日暮时分,江岸边的绿草连绵,山水连绵如天。
十三岁来到这里, 如今已经十五岁,一套新衣已经多次修补。
鸿雁南飞向邻近的邻居传递消息,家中人欢乐而自己却辞别家园而痛苦。
晴朗的天空,白色的露珠,钟表滴答滴答地慢了,满脸的泪痕看着竹枝。
曲子结束时,寒竹摇摆着风,西方的太阳下山,东方开始破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巴人远离故土、思乡之情为题材,以描写秋夜听童子唱竹枝歌的场景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巴人离乡的艰辛和对家乡的眷恋的描写,展现出诗人深沉的思乡情感和对乡土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听童子唱歌的场景,以及表达对乡土的怀念和对自由的追求,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家园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乡土风情的热爱之情,给人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感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构建了一幅清新而动人的乡土风景图,使读者感受到了乡愁的甜蜜和思乡的忧伤。
总结: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这首诗以巴人离乡思乡之情为主题,通过描写秋夜听童子唱竹枝歌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乡土风情的热爱。诗意深沉而温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构建了一幅清新而动人的乡土风景图,使人感受到乡愁的甜蜜和思乡的忧伤。
素娥睡起,驾冰轮碾破,一天秋绿。醉倚高楼风露下,凛凛寒生肌粟。横管孤吹,龙吟风劲,雪浪翻银屋。壮游回首,会稽何限修行。今夜对月依然,尊前须快泻,山头鸣瀑。吸此清光倾肺腑,洗我明珠千斛。只恐婵娟,明年依旧,衰鬓先成鹄。举杯相劝,为予且挂团玉。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篇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眉目十分,精神一段。岩高释迟,木老春来缓。古涧明月宾,青山白云伴。借光何处不分身,刹刹尘尘谁解唤。
老我甘投閒,晏然十三秋。兹来何所似,反衣狐白裘。京尘素为缁,梦寐思首丘。低徊未成去,黾勉终自羞。久闻歌楚骚,欲见知无由。诗文惠盈轴,一诵消百忧。便当细论文,夜雨同春蒭。平生万事了,此去复何求。尚贪未见书,痛洗千斛愁。得此不翅足,携归老先畴。
政绩新皇眷,功名旧壮怀。人才双立玉,笔势各排淮。鹏路天惟咫,鲰生骨未埋。行看仲淹弼,接武冠尧阶。
潇洒碧玉枝,清风追晋贤。数点渭川雨,一缕湘江烟。不见凤凰尾,谁识珊瑚鞭。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