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清旅馆寂,徙倚对明河。
庭树销潘省,寒虫避翟罗。
雁归砧响急,烽至角声多。
不寐殷忧者,长更奈若何。
《秋夜》是明代诗人包节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凄清的旅馆寂寥,我徙倚在明亮的河边。
庭院中的树叶已销落,寒虫躲避在篱笆旁。
雁儿归来时敲打砧杵声急促,烽火台上角楼响声不断。
不能入眠的忧愁之人,长夜更加无法安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忧愁和无眠之痛。诗人身处凄清的旅馆,感受到了寂寞和冷寂。他倚在明亮的河边,可能是为了寻求一些安慰和慰藉。庭院中的树叶已经凋谢落尽,象征着秋天的凋零和离别,而寒虫躲避在篱笆旁则展现了自然界动植物的适应能力。
诗中提到的雁归和砧杵声以及烽火台上的角楼响声,增加了诗的氛围和音乐感。雁归的声音敲打着砧杵,声音急促而有节奏,给人一种凄凉和离别的感觉。而烽火台上的角楼响声则暗示着战争的存在,给整个秋夜增添了紧张和不安的气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无眠之苦和内心的忧愁。长夜让那些忧愁之人更加难以入眠,他们无法摆脱心中的痛苦和困扰,无奈地度过每一个更深的时刻。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凄清的意境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寂寥和内心的痛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声音的运用,诗人成功地表达了人类情感和命运的脆弱性。
此中无他肠,饮少乃辄醉。眼眩力不支,便欲投床睡。顿空名利心,愿弃人间事。渊时千载上,当复知我意。
对言方有默,因默乃名庵。庵留默不遣,一物遂为三。龟扫泥中痕,正恐力弗堪。自问呵默者,了然成妄谈。
又携刀笔泛膺舟,蓝口风高桂楫留。还似郢中歌一曲,夜来春雪照西楼。
凉室无外响,空桑七弦分。所弹非新声,俗耳安肯闻。月落未终曲,暗中泣湘君。如传我心苦,千里苍梧云。
丙夜清光些子见,儿童惊喜强雄夸。阑珊高兴应无几,恰似春残看落花。
眼如胡僧之碧,口如老庞之吸。子云要伴玄草,添丁勿翻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