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草新雨地,岸柳凉风枝。
三年感秋意,并在曲江池。
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
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时。
昔人三十二,秋兴已云悲。
我今欲四十,秋怀亦可知。
岁月不虚设,此身随日衰。
暗老不自觉,直到鬓成丝。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曲江感秋(五年作)》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沙草新雨地,
岸柳凉风枝。
三年感秋意,
并在曲江池。
早蝉已嘹唳,
晚荷复离披。
前秋去秋思,
一一生此时。
昔人三十二,
秋兴已云悲。
我今欲四十,
秋怀亦可知。
岁月不虚设,
此身随日衰。
暗老不自觉,
直到鬓成丝。
中文译文:
沙地上的青草和新雨,
河岸上的柳树在凉风中摇曳。
三年来我感受到秋意,
并在曲江池畔。
早蝉已经开始嘹唳,
晚上的荷花又展开。
我思念着过去的秋天,
一个接一个地在此时生发。
昔日的人在三十二岁时,
秋天的情感已经变成悲伤。
我如今将近四十,
秋天的怀念也能够理解。
岁月不是虚假的,
我的身体随着日子的衰老。
暗暗地变老,不自觉,
直到我的鬓发成了丝。
诗意和赏析:
《曲江感秋(五年作)》是白居易在他四十岁时写下的一首秋天感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身的年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逐渐衰老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沙地、青草、新雨、岸柳和凉风等形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季节变迁的细腻感受。蝉鸣和荷花的描述则突出了秋天的声音和植物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
诗人通过对自己年龄和秋天的对比,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和对自身衰老的体悟。他提到过去的人在三十二岁时已经感受到秋天的悲伤,而他自己即将四十岁,也能理解秋天的怀念之情。这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渐老的思索,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无情的感叹。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和年龄变化的感慨,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我感受的交织,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唐代诗人特有的感伤和哲理。
美人信有错刀投,不负张衡咏四愁。k罢心香屡回顾,古时明月照杭州。
宫样新装锦{左衤右颉}鲜,都人争服孟家蝉。天心谁识开真瑞,待见中兴第十传。
强展愁眉进一杯,年年红熟见杨梅。至亲阻寇全无信,时贵嫌贫近不来。京兆旧游张敞马,督亢遥望剧辛台。华荣寂寞手翻覆,好在徉狂老万回。
溪山风月两相当,痼疾真成得秘方。往日同舟但饶信,只今去路落湖湘。贫离亲戚古所叹,归去田园老未忘。试趼溪头问酒价,扫沙聊得踞胡床。
过了红芳又绿阴,绿阴多处觉春深。东皇自是成功早,取次南风入舜琴。
緼袍敌狐裘,晚饭可当肉。讳穷竟未免,岂不爱储蓄。嗜利颡有泚,恐愧王承福。财固祸之媒,越乡忌怀玉。君看座右器,已满即倾覆。圣贤用功处,清心而寡欲。于世淡无求,乃能实其腹。谁令人青衫,失策混流俗。黄子振鹭姿,笔力扛百斛。笑人龟手药,欲售先聚族。知予颇清苦,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