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潢濯月,金茎团露,一日清于一日。
昨宵云雨暗河桥,似划地、不如今夕。
乘查信断,_机人去,误了桥边消息。
天孙问我巧何如,正为怕、不曾陈乞。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鹊桥仙(七夕之明日载酒李彭州_家即席赋)》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银潢濯月,金茎团露,一日清于一日。
昨宵云雨暗河桥,似划地、不如今夕。
乘查信断,_机人去,误了桥边消息。
天孙问我巧何如,正为怕、不曾陈乞。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七夕节的景象和主人公的心情。诗中通过描绘银色的光芒洗净了月亮,金色的花朵上团聚了露水,表现了时间的流转,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加清澈明亮。昨晚的云雨遮蔽了河桥,仿佛划掉了地面一样,不如今晚的景色美好。
诗人提到了乘查信断和_机人去,意指他错过了桥边的消息,无法得知桥上的情况。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与恋人之间的隔阂或错过的机会。天孙问及诗人的巧妙之处,而诗人因为害怕而没有表达出自己的请求。
整首诗以描绘七夕节的景象为主线,通过对昨夜和今夜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错过机会的遗憾之情。同时,诗中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羞怯和害怕,这与七夕节传统上表达爱情和牵手的主题相呼应。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将七夕节的美好与遗憾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示了宋代文人在七夕节中对爱情的向往和思考。
江渎池头烂醉归,青旗日晚插城扉。正驰玉勒冲红雨,又挟金丸伺翠衣。老境渐侵欢意尽,旧游欲说故人稀。凭高三叹君知否,倦鷁无风亦退飞。
归未卜。频倒金驱纤玉。明月绡窗停剪烛。搦愁题蠹绿。秋水娟娟鱼目。腰素几分销缩。接得云笺无意读。雕鞍何处宿。
未挂丹题雁塔中,重来溪上觅筠翁。相期老眼横遥碧,莫着征衫走软红。得失漫嗟蝉翼重,才名合见马群空。三年小度惊人手,未信朱衣也不公。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逝者如斯书夜长,会心能使百忧忘。生前身后浑如此,丝竹之音孔子堂。
身即林园不世功,喜惊今乃有人同。规模内相雄文里,景物时贤杂咏中。前辈风流何敢似,后来评论想能公。谁曾寤寐声形隔,真乐从兹触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