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图作元夜,剪纱累红莲。
天欲下膏泽,万瓦飞流泉。
烧灯雨何损,不过市井喧。
春若无此雨,从谁觅丰年。
痴儿騃女临管弦,见雨不止意缺然。
百知灯光祗照夜,山下一犁知几钱。
人间万事有轻重,况是作止当从天。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元宵不止》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持续下雨的元宵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喜悦和对丰收的期盼,同时揭示了人世间轻重缓急的真实状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元宵节的雨夜为背景,描绘了人们怀着期待和憧憬的心情,共同迎接佳节的场景。首先,诗人通过“剪纱累红莲”描绘了人们在佳节之夜创作元宵灯谜、剪纸等活动,热闹的场面使整个城市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其次,诗中提到“天欲下膏泽,万瓦飞流泉”,形容天空中的雨水如膏润般丰沛,犹如万瓦飞流的泉水般汇聚而来。这里,雨水被赋予了滋润的特质,暗示了雨水对大地的滋养和丰收的希望。然而,尽管雨水丰沛,但市井的烧灯雨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害,市井喧嚣依然不止,这一描写表达了人世间琐碎的喧嚣与雨水的静谧之间的对比。
接下来,诗人以“痴儿騃女临管弦”来描绘孩童们在雨夜中临乐器弹唱,然而他们的表演意犹未尽,因为雨水不停,使他们感到遗憾和不满。最后两句“百知灯光祗照夜,山下一犁知几钱。”表达了在雨夜中灯火通明,照亮了人们的夜晚,而在山下的农田中,一犁耕作的辛劳只为了几个钱的收获。这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间万事轻重的不同,以及天命对人事的支配。
整首诗以雨夜元宵节为背景,通过对雨水、喧嚣和丰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丰年的期盼和对生活琐碎的思考。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将宏大的自然景观与人世间的琐碎细节相结合,展现出了世间万象和人情况味的独特视角。
潭影悠悠白日閒,千年如画此江山。高人徐孺死已朽,上疏梅仙去不还。底是忧堪埋地下,谁能远不在人间。相逢正有论诗乐,且透西江句上关。
社鼓声喧送酒杯,春风落尽一庭梅。不知白首狂吟客,醉饮屠苏更几回。
古木森森白昼昏,瀑泉飞处两山分。石梁跨谷欣初睹,茗碗浮花信旧闻。行古向来悲一跌,洁身此去欲三薰。至人党有矜怜意,便与提携出世纷。
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骷髅行万里。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
偏中正,嫫母临妆羞照镜。三更玉户不挑灯,混融非露当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