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漱碧崖,衮衮寒声落。
子川爱溪声,架桥横绝壑。
山风撼松月,倚槛听喷薄。
遂号曰鸣珰,古人无此作。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任氏鸣珰桥》是一首宋代文同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溪漱碧崖,
衮衮寒声落。
子川爱溪声,
架桥横绝壑。
山风撼松月,
倚槛听喷薄。
遂号曰鸣珰,
古人无此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鸣珰的桥横跨在清溪之上的壮丽景象。桥下的溪水清澈如镜,流经碧绿的崖壁。桥上传来寒冷的溪水声,如同珰石敲击的声音一般,落入人耳。子川非常喜爱这溪水的声音,于是他架起桥梁横跨峡谷。山风吹拂着松树,明亮的月光照耀下,他靠在栏杆上聆听溪水喷薄的声音。因此,他将这座桥命名为鸣珰,表示古人从未有过这样的创作。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一幅清新宜人的山水画面。清溪、碧崖、山风、松树和月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诗人通过对鸣珰桥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中的“清溪漱碧崖”形象描绘出溪水流经崖壁的美丽景象,给人以清新、清凉的感觉。同时,衮衮的寒声也增加了诗中的音乐感,使人仿佛听到了溪水流动时的声音。
子川对溪水的喜爱使他架起了鸣珰桥,将桥梁横跨在峡谷之上。这一行为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类对美的追求。桥上的景观让人陶醉其中,山风吹拂着松树,明亮的月光下,倚在栏杆上聆听溪水的喷薄声,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
诗的最后两句“遂号曰鸣珰,古人无此作”,表达了诗人对这座桥的特殊之处的认可。他认为这座桥具有独特的美感和意义,超越了古人的创作,因此给它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鸣珰桥的壮丽景象,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对美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解道芙容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檀郎何事偏无赖,不看芙蓉却看侬。
梅得诗翁八月歌,至今万朵压枝多。明年结子应无数,金鼎调时味正和。
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白头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鞵称老夫。沧江鸥鹭野心性,阴壑虎豹雄牙须。鷫鷞作裘初服在,猩血染带邻翁无。昨来杜鹃劝归去,更待把酒听提壶。当今人材不乏使,天上二老须人扶。儿无饱饭尚勤书,妇无复褌且著襦。社瓮可漉溪可渔,更问黄鸡肥与癯。
开国何其忝,笺天未必俞。缴还三百户,换赐一千株。
松风远,莺燕静幽坊。妆褪宫梅人倦绣,梦回春草日初长。瓷碗试新汤。笙歌断,情与絮悠扬。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人去月侵廊。
地气周遭逐处流,五羊渐已似中州。海风吹断山无瘴,炎月何妨作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