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鼎犹烘药,夷槃已实冰。
留恩均器服,下诏约山陵。
影殿虚绨几,皇堂掩漆灯。
萧萧柏城下,空有暮云凝。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是宋代文同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神鼎犹烘药,夷槃已实冰。
留恩均器服,下诏约山陵。
影殿虚绨几,皇堂掩漆灯。
萧萧柏城下,空有暮云凝。
中文译文:
神鼎仍烘药,夷盘已装满冰。
保留恩德均匀供奉,颁发诏令规约山陵。
影殿空虚,绸绣帷幕几何。
皇堂中的漆灯黯然无光。
柏树城下寂静萧萧,只有暮色的云凝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为了悼念宋仁宗赵祯而写的。仁宗是宋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为国家带来了繁荣和稳定。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仁宗皇帝的离世,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慕和哀思。
诗的开篇描述了神鼎烘烤药物,夷槃已经装满冰,这里使用了宝器的象征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仁宗皇帝的离世之痛。接着,诗中提到了仁宗皇帝留下的恩德,将其均匀地传承下来,同时下令约束山陵,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敬重和对他政绩的赞美。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影殿虚空,绸绣帷幕几何,皇堂中的漆灯黯然无光。这些描写传达了皇帝的离世给皇宫带来的凄凉和悲伤,暗示了国家因皇帝的离世而失去了明亮和繁荣。最后两句“萧萧柏城下,空有暮云凝”,以寂静的柏树城下和凝结的暮云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仁宗皇帝的追思和哀悼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仁宗皇帝的悼念之情,展现了仁宗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离世后给国家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通过对皇宫的描写,诗人也表达了对皇权的思考和对皇室命运的关切。整体上,这首诗词以凄婉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抒发了对仁宗皇帝的敬爱和怀念之情,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与感慨。
万里一飞篷。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有怀南涧老,月冷梦魂赊。烟闭金丹灶,云迷玉斧家。高云嗟缥缈,醉墨喜倾斜。明日秋风起,愁看菊蕊花。
眼底论人物,如君亦壮哉。作书犹乞米,造物不怜才。跋履妨诗笔,祛除近酒杯。飞尘栖剑室,归棹莫迟回。
杜鹃啼血诉春归,惊落残花满地飞。惟有帘前双燕子,惜花衔起带香泥。
泉光四散骇猿猱,迸起平池点滴高。谁欲斗量徒积梦,人将瓶汲肯辞劳。声随夜雨穿疏箔,名逐春风入小槽。别有雷峰峰下圃,一泓埋没在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