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儒巾》

儒冠同昔日,吾道未尝衰。
毕竟犹存古,从教不入时。
簪花何足逊,漉酒尚堪为。
懒把青铜照,伤心两鬓丝。

作者介绍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作品评述

《儒巾》是宋代诗人顾逢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儒帽与往日一样,
我的道路从未衰退。
终究是古代的存在,
教诲却不合时宜。
花簪何等不足比拟,
滤过的酒仍值得品味。
我懒得去照镜子,
两鬓的丝线已伤心。

诗意:
《儒巾》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儒学的坚守和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的“儒帽”象征着儒家的学问和传统,诗人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道路,并认为儒学并未衰败。然而,他也深知自己的学问已经不再合时宜,无法与时代接轨。他对于时光的流逝和自己的境遇感到忧伤,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和独立思考。

赏析:
《儒巾》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儒帽、花簪和青铜镜的描绘,展现了传统文化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对比。诗中的“儒帽”代表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而“花簪”和“青铜镜”则象征着时尚和现代社会的审美趋势。诗人认识到自己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中有些格格不入,他对于传统的执着和对时代的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以自省和忧伤的口吻写就,诗人对于自身的困境和价值观的冲突感到无奈和伤感。然而,诗人并没有彻底放弃自己的信仰,他仍然坚守着儒学的道路,尽管他知道这并不容易。这种坚守和对传统的思考,使得诗人的形象显得坚定而可敬。

《儒巾》通过对传统与现代、个人与时代的对立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思考。这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寄托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和对时代变迁的觉察,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情感共鸣。

  • 《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

    为客无时了,悲秋向夕终。瘴馀夔子国,霜薄楚王宫。草敌虚岚翠,花禁冷叶红。年年小摇落,不与故园同。

  • 《游蔡峰道中三首·回途望黄沙坑怀朝儿》

    昨日山前痛忆儿,回头凝望更依依。如今精爽知何在,采得兰花泣看归。

  • 《次韵成父舟中》

    久客日复日,穷冬冰复冰。知还怜倦鸟,侧翅耻饥鹰。搔发伤今老,沿塘记昔曾。舒忧足行卷,教谄谢书縢。

  • 《浣溪沙》

    独鹤山前步药苗。青山只隔过溪桥。洞宫深处白云飘。碧井卧花人寂寞,画廊鸣叶雨潇潇。漫题诗句满芭蕉。

  • 《送楚十少府》

    微风吹霜气,寒影明前除。落日未能别,萧萧林木虚。愁烟闭千里,仙尉其何如。因送别鹤操,赠之双鲤鱼。鲤鱼在金盘,别鹤哀有馀。心事则如此,请君开素书。

  • 《题张司业诗》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