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春归何处。
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
无绪。
帘外五更风雨。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诗词:《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
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
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无绪。
帘外五更风雨。
中文译文:
春天归来的地方在池塘边,
满眼都是飘飞的花瓣和柳絮。
孤独的馆舍静悄悄,
梦中的归路断在月堤上。
心中无所系念,无所牵挂。
帘外传来五更时分的风雨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如梦令》系列中的一首。诗人以池塘春归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诗中描述了春天归来时的景象,满眼的花瓣和柳絮在空中飘飞,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然而,孤独的馆舍却没有人的痕迹,显得异常寂静。诗人用“梦断月堤归路”来形容自己的归途,暗示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离别的情感。
诗的最后两句“无绪。无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所系念和牵挂。他在这个瞬间感受到了时光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心中没有了牵挂和纷扰,只是静静地观察着一切。
最后一句“帘外五更风雨”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郁和凄凉的氛围。五更时分,风雨交加,象征着变幻莫测的命运和世事的无常。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展示了对生命和情感的思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诗人使读者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和存在的思考。
夕阳飞絮乱平芜,万里春前一酒壶。铁化双鱼沉远素,剑分二岭隔中区。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
江南梅子雨,骚客古今愁。岂意连年夏,频妨庶事秋。为鱼民自痛,食肉尔何忧。衰老那禁得,看天独倚楼。
岸帻携邸夜夜来,蒲团纸帐竹香台。直须觅取僧为伴,更为开庵斸草莱。
羸躯苦善病,日与药裹亲。藉彼参苓功,扶此忧患身。思君苦饥渴,相怜同病人。余身本蒲柳,宁竢秋风晨。君诚松柏姿,何患不长春。容面一若丹,鬓发一若银。来日安可期,往事曷足陈。不能罄君罍,奚以浣我尘。吹笙将鼓瑟,惭余非嘉宾。
打粥泛邵州饼,候汤点上封茶。软语方炉活火,清游断岸飞花。
杨柳凄迷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