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
林僧洗山缽,正了寒堂食。
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
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
春风动花雨,枝上或涓滴。
羡师得安住,我亦有闲适。
出门懒鞍马,把袂步幽石。
石尽浮泥深,恰恰露双屐。
临别心徘徊,野店更一息。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入山谒怡然上人因成短篇皆书即时事》是宋代文人强至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入山拜访怡然上人的情景和心境感受。
诗词描绘了作者穿行在六棵松树的阴影下,听到鸟儿的鸣叫,感觉到周围的宁静。林中的僧人正在洗净山寺的钵,准备享用简朴的食物。作者向僧人行礼,看到他欣喜的表情,感到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他站在半开的窗户旁吟唱着,窗户外面是美丽的风景,如同凤凰传来的佳色。春风轻拂花朵,枝头上或许还能看到滴落的雨水。作者羡慕僧人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安逸的生活,而他自己也有些闲暇和自在。出门时,他不愿意骑马,而是悠然步行在幽静的山石间,抚摩着自己的袖子。路上的石头逐渐变得光滑,露出了双屐的痕迹。临别时,他的心情不舍,于是在野店稍作停留,放松片刻。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示了作者在山林间的宁静与舒适。他通过与僧人的互动,感受到了心灵的慰藉和愉悦。诗词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在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赞美与向往。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在繁忙世俗中寻求心灵净化和自我放松的愿望。
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莺蝶太匆匆。恼杀哀翁。牡丹开尽状元红。俯仰之间增感慨,花事成空。垂柳绿阴中。粉絮濛濛。多情多病转疏慵。不是东风孤负我,我负东风。
翠袖娇鬟舞石州。两行红粉一时羞。新声难逐管弦愁。白发主人年未老,清时贤相望偏优。一尊风月为公留。
物贵皆由楮币轻,近闻五岭亦通行。旧时白苇黄茅里,有犬鸡声布有声。
力荐资深入柏台,独延吉甫客翘材。如何岁晚钟山寺,只见黄州副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