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於闽有大因缘,夜梦昼思无间然。
他日定归洋屿去,楞伽室内作终焉。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诗词:《若怀首座求赞归洋屿庵》
诗意:
这首诗的主题是释宗杲表达对归隐的向往和寻求心灵安宁的愿望。诗人描绘了自己在闽地的大因缘,夜晚梦中思念,白天则长久地思考。他决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到洋屿庵,一个他期望作为生命终点的地方,在那里专心修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归隐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先,诗人提到自己有一段重要的缘分或经历,这使得他对归隐有着深刻的感悟和渴望。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夜晚和白天思念和思考的状态,强调了他对归隐的决心和坚持。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即回到洋屿庵这个地方,以此作为自己修行的终点。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渴望返璞归真的情感,诗人希望能够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我超越。洋屿庵被诗人视作理想的归隐之地,象征着宁静、纯净和静思的境地。通过追求洋屿庵,诗人追求心灵的归宿和永恒的安宁。
这首诗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子的内心追求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释宗杲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禅修和静心修行的渴望,以及对纷扰世俗的厌倦。这种对内心深处的探索和追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出现,它代表了一种追求真理和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
总的来说,《若怀首座求赞归洋屿庵》是一首表达对归隐和内心安宁的诗词,通过描述作者的思考和愿望,传达了对返璞归真的向往和对修行境地的追求。诗人希望通过回归洋屿庵,找到内心的归宿和永恒的安宁,远离尘嚣世俗,寻求真理和超越。这首诗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铅华不御。漫道有、巫山洛浦。似恁地、标格无双,镇锁画楼深处。曾被风、容易送去。曾被月、等闲留住。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不教歌舞。恐化作、彩云轻举。信下蔡、阳城俱迷,看取宋玉词赋。
曲坡行尽处,鸡犬两三家。十里长亭路,青山道正赊。
远使随双节,新官属外台。戎装非好武,书记本多才。移帐依泉宿,迎人带雪来。心知玉关道,稀见一花开。
论交乡里各儿童,三纪相看两鬓蓬。孤宦无资元附骥,故人得意近乘骢。秦仪面激殊今日,管鲍心知有古风。归兴严程何太急,片时车马复西东。
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胭脂颜色。流水飘香人渐远,难托春心脉脉。恨别王孙,墙阴目断,手把青梅摘。金鞍何处,绿杨依旧南陌。消散云雨须臾,多情因甚,有轻离轻拆。燕语千般,争解说、些子伊家消息。厚约深盟,除非重见,见了方端的。而今无奈,寸肠千恨堆积。
拶到悬崖撒手时,七斤衫重有谁知。寒来暑往浑无用,挂在赵州东院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