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少陵诗,佳处岂尽识。
何敢窥意韵,尚且昧形迹。
身到三川来,瞀瞀迷咫尺。
连天穹谷句,忘饥三叹息。
高高方若悬,下下仍如绩。
扶上而削下,乃在吾行役。
炎然念此老,熔写不可极。
意中无遗境,象外有余力。
後来群偷儿,蠹鱼恣口食。
安知九鼎珍,宜尔终身瘠。
此行敢告劳,顾影若有得。
不见水涨时,两眼犹历历。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三川诵杜老观水涨诗》是宋代晁说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平生少陵诗,佳处岂尽识。
我平生所写的少陵诗,美好之处岂能完全理解。
何敢窥意韵,尚且昧形迹。
我又怎敢窥探其中的意境和韵味,甚至还对其形式和特点一无所知。
身到三川来,瞀瞀迷咫尺。
来到三川之地,我茫茫然迷失在这里。
连天穹谷句,忘饥三叹息。
连绵的山川和广阔的天空,使我忘记了饥饿,发出了三次叹息。
高高方若悬,下下仍如绩。
高高的山峰仿佛悬在天空中,下方的水流仍然如织。
扶上而削下,乃在吾行役。
攀登上去又滑落下来,这就是我在这里的劳作。
炎然念此老,熔写不可极。
我热切地思念着这位老人,他的诗作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意中无遗境,象外有余力。
我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景致,而外在的表达却还有余力。
后来群偷儿,蠹鱼恣口食。
后来的人们像是一群贪婪的小偷,蛀虫肆意地啃食。
安知九鼎珍,宜尔终身瘠。
他们怎知九鼎的珍贵,只顾自己一生的贫瘠。
此行敢告劳,顾影若有得。
我敢在此行中告诉他们我的劳作,仿佛能从自己的影子中得到回应。
不见水涨时,两眼犹历历。
当看不见水涨的时候,我的双眼仍然清晰明亮。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三川之地的感受和思考。他对自己的诗作和理解的局限性有所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老一辈文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通过描绘山川景致和自身的劳作,作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诗意和人生意义的思索。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莫怪平生志,图销尽日愁。
春江多大风,每盛肯遽微。吹人虽不寒,崩浪良足唏。嗔读揭几帙,妒梦摇斋扉。况乃驾舻栧,敢与争狂威。郁郁羁思倦,寥寥遨侣稀。危陟据隄阜,遐眺穷湾圻。引雏鹊始大,长笋荻已肥。草远安所极,絮残犹自飞。眷此惜暮景,感怆将畴依。去国候屡改,怀人事多违。袍弊苦肤汗,药{
谁工此松唯拂墨,巧思丹青营不得。初写松梢风正生,此中势与真松争。高柯细叶动飒飒,乍听幽飗如有声。左右双松更奇绝,龙鳞麈尾仍半折。经春寒色聚不散,逼座阴阴将下雪。荆门石状凌玙璠,蹙成数片倚松根。何年蒨蒨苔黏迹,几夜潺潺水击痕。裴生诗家后来客,为我开图玩松石。
人言十月小春回,谁酿寒云作雪醅。天女戏抛群玉佩,风姨吹散万解杯。竹非为米腰皆折,山不因愁发尽皑。冻合诗肩不成句,六花时入轿窗来。
月向天边夜夜生,秋风何处彩云横。鱼无密信来青海,蟢有闲丝挂晚晴。春玉渐看腰似削,愁城不怕酒如兵。而今只合笼鹦鹉,能向琵琶唤小名。
秋风一熟平湖芡,满市明珠如土贱。昔也兼名鸿雁头,今兹始识胡孙面。应须我辈剩著语,会有后人来作传。横塘地主总好事,凌波不过空山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