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击金狨陪法从,长骑秧马杂耕夫。
今红琥珀来村店,昔紫驼峰出御厨。
阙里尚延瞽师冕,法筵谁起躄浮图。
莫欺残秃毛锥子,几度曾将敕尾涂。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三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民的生活场景,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暂击金狨陪法从,
短暂地击打着金狨,陪伴法从。
长骑秧马杂耕夫。
长时间骑着秧马,做着杂务的农夫。
今红琥珀来村店,
如今红色琥珀来到村庄店铺,
昔紫驼峰出御厨。
往昔紫色驼峰出现在御厨。
阙里尚延瞽师冕,
朝廷里仍然延请瞽师戴冕,
法筵谁起躄浮图。
法筵上谁能起舞蹈图案。
莫欺残秃毛锥子,
不要欺负残缺的秃毛锥子,
几度曾将敕尾涂。
曾经多少次将敕尾涂抹。
这首诗词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劳作和社会的变迁。诗中提到的金狨、秧马、琥珀、驼峰等形象,都是用来象征过去的时光和事物。而对于现在的描写,则强调了社会的变迁和朝廷的仍然存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心声,呼吁人们不要轻视残缺的事物,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曾经历过挫折和困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劳动和残缺事物的关注和呼吁。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吴越归旗纛,风云助鼓鼙。锦蒙山树遍,弩射海潮低。龙凤城葱郁,牛羊墓惨恓。古祠存故里,秋草庑东西。
辟世忘时势,茅庐傍小溪。灌畦晴抱瓮,接树湿封泥。乳鹿依花卧,幽禽过竹啼。新诗随外得,不用别求题。
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春来何处最先知。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凭谁说与到家期。玉钗头上胜,留待远人归。
江风飘飘杨柳青,江烟漠漠花冥冥。春光潋滟动笙乐,泼酷弄影蒲萄倾。客路迢迢平不颇,应有儿童迎五马。文章太守今几人?风流未有如今者。中原地古风俗淳,君侯抚牧仁化新。黄堂无讼白日静,甘棠有阴芳草春。君侯考绩□未改,虎竹铜符转光彩。功成早向江南来,江南有人遥相待。
宫院深深今是非,可无三户报秦期。直应更作包胥泣,未抵含冤屈宋词。
岛屿遍含烟,烟中济大川。山城犹转漏,沙浦已摇船。海曙霞浮日,江遥水合天。此时空阔思,翻想涉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