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三山亭》

三山亭下水悠悠,山耸潮平地欲浮。
草木秀多穷海角,栋梁高处压鳌头。
莫辞樽俎金船夜,曾驻旌旗玉帐秋。
好景眼前题不尽,恍然神鬼在瀛洲。

作者介绍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三山亭》是宋代陶弼创作的一首诗词。它以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三山亭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历史与传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三山亭下水悠悠,
山耸潮平地欲浮。
草木秀多穷海角,
栋梁高处压鳌头。
莫辞樽俎金船夜,
曾驻旌旗玉帐秋。
好景眼前题不尽,
恍然神鬼在瀛洲。

诗意和赏析:

《三山亭》以三山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这个地方的壮丽景色。第一句“三山亭下水悠悠”,表达了水面的宁静和广阔,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接着,“山耸潮平地欲浮”,通过对山势的描绘,强调了山峰的高耸和气势,与平坦的水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震撼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草木秀多穷海角,栋梁高处压鳌头”,用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描绘了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草木茂盛、秀丽多姿,展现了大自然的繁荣与美丽。同时,描绘了高耸的建筑物,象征着人类的文明和力量,与山峰相互辉映,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接下来的两句“莫辞樽俎金船夜,曾驻旌旗玉帐秋”,描绘了在这个地方举行盛大宴会和重要仪式的场景。诗人以夜晚为背景,描写了宴会的热闹和喜庆氛围,金船、旌旗、玉帐等元素增添了宴会的奢华与盛况,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富饶和繁荣。

最后两句“好景眼前题不尽,恍然神鬼在瀛洲”,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景色的赞叹之情。诗人感慨于眼前的美景,觉得用诗词无法完全描绘出来,唤起了他对神秘与超越的思考。瀛洲是传说中的神话之地,这里的景色给诗人带来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神仙之境。

总的来说,陶弼的《三山亭》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三山亭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传统和人与自然的思考。这首诗词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自然和超越的深入思考。

  • 《青阳渡》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 《以诗句咏梅·且撼长条餐落英》

    玉尘固清俸,也莫大餐多。试问采薇子,而今还在麽。

  • 《病目废书终日危坐》

    肺渴常止酒,目昏复捐书。蒲团坐袖手,一窗宽有余。心知世缘薄,分与钟鼎疏。湛然千仞渊,养此径寸珠。光明照忧患,何适不自娱。白云可与友,晴空闲卷舒。

  • 《题梅屏》

    树杪过流星,轻霜落半庭。疏花与孤客,相对一青灯。

  • 《醉落魄/一斛珠》

    梅花似雪。赏花记得同欢悦。更阑犹自贪攀折。不怯春寒,须要待明月。如今月上花争发。疏枝冷蕊对离缺。人心只道花争别。不道人心,不似旧时节。

  • 《游琅琊山》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止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归时始觉远,明月高峰巅。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