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五日恶风雨,知我欲行舒小晴。
渺渺渺连恨无远,冥冥烟树唤愁生。
上牢下牢险峰入梦,东渡襄西襄诗有声。
同是天涯更分手,销魂风月与谁平。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沙律连日风雨阻行舟发邓晴寄李成之》是宋代程公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沙律连日风雨阻行舟发邓晴寄李成之》译文:
江陵五日恶风雨,
知我欲行舒小晴。
渺渺渺连恨无远,
冥冥烟树唤愁生。
上牢下牢险峰入梦,
东渡襄西襄诗有声。
同是天涯更分手,
销魂风月与谁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江陵遭遇连续五日的恶风雨,但他却渴望出行,与名为邓晴的人一同启航。诗词中的"沙律"是指沙鸥,象征着自由飞翔的意象。作者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天气的描述,江陵的恶风雨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作者明白自己的旅行计划,但他希望与邓晴一起启航,寻找一种解脱和舒适。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迷茫。"渺渺渺连恨无远"这句描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无奈,无法摆脱的悲伤像无边无际的遥远一样。"冥冥烟树唤愁生"这句描述了作者在悲伤中产生的愁苦之情,境况如迷雾中的孤寂树木,令他更加伤感。
诗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梦境和旅行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考。"上牢下牢险峰入梦"这句描述了作者在梦中穿越危险的山峰,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在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东渡襄西襄诗有声"这句表达了作者在东方和西方的旅途中,创作出饱含诗意的文字。通过旅行和写诗,作者试图找到内心的平衡和满足。
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思考和矛盾。"同是天涯更分手,销魂风月与谁平"这句表明虽然作者和邓晴都是处在陌生的地方,但他们却要分别。"销魂风月"意味着美好而迷人的事物,但作者也意识到这些事物的平静与自己内心的离散并不相符。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离散和寻找平衡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和旅行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和思考。它展现了作者对离别和寻找内心平衡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深思和抒怀的感觉。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离散和情感困惑的共同体验,同时也呈现了作者独特的感悟和诗意。
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莺蝶太匆匆。恼杀哀翁。牡丹开尽状元红。俯仰之间增感慨,花事成空。垂柳绿阴中。粉絮濛濛。多情多病转疏慵。不是东风孤负我,我负东风。
翠袖娇鬟舞石州。两行红粉一时羞。新声难逐管弦愁。白发主人年未老,清时贤相望偏优。一尊风月为公留。
物贵皆由楮币轻,近闻五岭亦通行。旧时白苇黄茅里,有犬鸡声布有声。
力荐资深入柏台,独延吉甫客翘材。如何岁晚钟山寺,只见黄州副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