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一味与僧分,不是银鱼亦可焚。
但以身心同外物,莫将柴栅缚浮云。
心因有住翻成碍,事若无机即不纷。
此语烦师为转语,是无上语是声闻。
¤
《山居和韵八首》是明代诗人陈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蒲团一味与僧分,
蒲团象征着静坐冥想的修行,与僧人分别后,蒲团依然存在。这里表达了作者不仅仅是依赖于僧人或外物,而是将修行与自己的内心结合在一起。
不是银鱼亦可焚。
银鱼是一种小鱼,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不重视,即使没有银鱼这种富足的物品,也能够过得很好。
但以身心同外物,
作者强调了内心与外物的统一。他认为,不应该让柴栅(指世俗的束缚)来束缚内心的自由,而应该将身心与外物融为一体。
莫将柴栅缚浮云。
柴栅是指世俗的规范和束缚,浮云则象征着世俗的虚幻和变幻。作者告诫人们不要被世俗的束缚所困扰,要超越这些浮云般的虚幻,追求真正的自由。
心因有住翻成碍,
作者指出,如果心境被固化、执着于某种境界,便会成为修行的障碍。修行者应该保持心境的开放和灵活,不要被固定的观念所束缚。
事若无机即不纷。
作者告诫人们,在处理事务时,如果能够不勉强、顺其自然,就不会有纷争和烦恼。这是一种放下执着、随顺自然的境界。
此语烦师为转语,
作者称这番话是因为厌倦了常规的教诲而发出的。他认为这番话是一种转变的启示,是一种超越常规的智慧。
是无上语是声闻。
作者认为这番话是无上的言语,是声闻(佛教名词,指修行佛法的初级阶段)所不能理解的。这表明作者的修行境界已经超越常人,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作者在山居中的心境和对修行的思考,强调了内心与外物的统一、超越世俗的束缚以及追求真正的自由。诗中融入了佛教的思想,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哲理,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频年入梦此跻攀,骤觉平时气象还。吴客到应忘月观,淮乡胜不数平山。飞檐曲槛霄霏处,叠嶂横江几席间。见说能诗好宾主,风雷落笔每乘闲。
蜗庐四壁空,也过百年中。葑火朝供爨,芦绵夕御风。不憎穷有祟,自以放名翁。但恨村醪薄,衰颜只蹔红。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汲汲湖上叟,种瓜湖上园。晨夕自抱瓮,长此苍玉丸。所希烈日中,消彼行人袢。垂垂一月雨,平陆白浪翻。屋庐且已没,根蒂那复存。初心竟何如,天意吾奚言。
京城处处皆白花,风吹热泪撒万家。从今岁岁断肠日,定是年年一月八。
故国望不见,愁襟难暂开。春潮映杨柳,细雨入楼台。静少人同到,晴逢雁正来。长安远于日,搔首独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