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轩飞翠隔黄尘,瑶草吹香别是春。
一卷《楞伽》消白昼,从教啼鸟唤游
诗词:《山居四景(二首)》
林轩飞翠隔黄尘,
瑶草吹香别是春。
一卷《楞伽》消白昼,
从教啼鸟唤游人。
中文译文:
茂密的树林将碧翠的山轩与尘土弥漫的世界分隔开,
瑶草散发着芬芳,仿佛是另一番春天。
一卷《楞伽经》使白昼的时光消逝,
引导啼鸟呼唤着游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禅师冰蘗创作的《山居四景(二首)》之一。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的景色,表达了对清静宁和、超脱尘世之境的向往和颂扬。
首句"林轩飞翠隔黄尘"描绘了茂密的树林将山轩与尘土弥漫的世界分隔开,山居的环境与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的"林轩"指的是山居中的小轩子,"飞翠"形容树木的繁茂绿色,"隔黄尘"意味着与尘世的隔绝。这种景象暗示着禅师追求的宁静和超脱。
第二句"瑶草吹香别是春"描绘了山居中的芳草散发出宜人的香气,如同春天的气息。"瑶草"象征着山间的花草,它们的香气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氛围。这里的"别是春"表达了山居中的芳草香气超越了一般的春天,更加纯粹和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一卷《楞伽》消白昼,从教啼鸟唤游人"揭示了禅宗修行的意味。《楞伽经》是佛教禅宗的重要经典之一,禅师通过阅读这卷经书,使得白昼的时光消逝,意味着他沉浸于禅修的境界,超越了尘世的束缚。同时,啼鸟的鸣叫声也成为禅修者的召唤,引导着修行者前去探索山居的奥秘。
整首诗以山居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禅修的元素,表达了禅师对于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宁静、静心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居独特的美与意蕴,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于内心宁静和超越世俗的思考。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
野色晴宜上阁看,树阴遥映御沟寒。豪家旧宅无人住,空见朱门锁牡丹。
六经四十三万字,古未版行天所秘。鲁才得见易春秋,书到汉时犹墨记。不知何年有尔曹,误我百世惟寸刀。日传万纸未渠已,宇宙迫窄声嘈嘈。一第竟为吾子慁,办笔如椽补龙衮。生毋谓我不读书,待捡麻沙见成本。
江上青峰宿雨开,江头归使日南来。登高欲访平安字,二月衡阳雁已回。
壁立无堪佐子贫,漫修简牒效殷懃。起临明镜看生意,卧向晴檐共白云。逸气不应供潦倒,刻谈脱或致纷纭。但令苏晋禅妨醉,不患何山病故荤。
虎旅驱中道,钩陈警六飞。圜丘群望毕,宣室受釐归。旭日迎芝盖,晴云拂羽旂。笙歌前路拥,拜舞接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