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两渔翁,清唱发日暮。
安得如鸱夷,相与五湖去。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裘万顷创作的《善利阁次伯仁所题赵子良画四首》。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善利阁旁伯仁在此题赵子良画四首
扁舟上两个渔翁,清唱在太阳落山之际发出。如果能像鸱夷一样,一同去到五湖之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渔翁坐在扁舟上,在夕阳西下时清唱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像古代传说中的鸱夷一样,与伴侣一同离开现实的束缚,远离尘嚣,去到美丽的湖泊之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渔翁们在夕阳下的清唱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通过扁舟和渔翁的形象,诗人抒发了对平凡而自由的生活方式的渴望。渔翁的清唱与夕阳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情景,表达了对繁忙都市生活的厌倦,渴望逃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愿望。
诗中提到的鸱夷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他以独特的生活方式著称,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与世无争。诗人以鸱夷为比喻,表达了追求自由、摆脱尘世纷扰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景象描写,抒发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以古代传说中的鸱夷形象,表达了对纷扰世俗的疏离和对简朴自由生活的追求。这首诗通过具象的描写和抽象的意象,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使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得到一丝慰藉和思考。
年来玉帐罢兵筹。灯市小迟留。花外香随金勒,酒边人倚红楼。沙堤此去,传柑侍宴,天上风流。还记月华小队,春风十里潭州。
客子未归天一涯,沧江亭上听新蛙。春风莫漫随人老,吹落来禽千树花。
三月园林日渐长,闲从邻曲答年光。酴醾独殿群芳後,醽醁能令万事忘。下豉蓴羹夸旧俗,供盐梅子喜初尝。乌靴席帽知何乐,自古京尘眯眼黄。
同为时用楮先生,万事须臾点化成。寄语先生幸相避,不须黑白太分明。
契翁来作济人舟,两岩青山浸碧流。舞棹舷歌不到处,知心惟有老岩头。
青山叠叠绕珠林,磬响时兼流水音。虎不避人人避虎,虎能先我息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