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花如云色如雪,万垅千溪看不绝。
风吹日炙自鲜明,弃在空云谁爱悦。
遭逢偶入山入手,缚作蓬菘扫尘帚。
髯疏发落已萧然,时对西风一回首。
人间贵贱不须论,此物古来从至尊。
犹胜长抛霜露裹,秋虫野燐愁枯根。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爲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山苕行》是宋代诗人戴表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苕花如云色如雪,万垅千溪看不绝。
风吹日炙自鲜明,弃在空云谁爱悦。
遭逢偶入山入手,缚作蓬菘扫尘帚。
髯疏发落已萧然,时对西风一回首。
人间贵贱不须论,此物古来从至尊。
犹胜长抛霜露裹,秋虫野燐愁枯根。
诗意:
《山苕行》描述了作者在山间意外发现的一种名为苕花的植物。诗中描绘了苕花如云般盛开,白色如雪,遍布在山垅和溪水之间,美不胜收。风吹日晒下,苕花更加鲜明,但人们却对它漠不关心,任其飘零在空云之中。作者偶然来到山中,将苕花采摘回去,用以制作蓬菘(扫帚)来扫除尘垢。岁月流逝,作者的胡须稀疏,头发凋零,当他回首望向西风时,感慨万千。诗人通过描写苕花和自身的遭遇,表达了贵贱不须论的观点,强调苕花虽然不被人重视,但自古以来都是至尊的存在。与那些长时间被保护的花草相比,它更胜一筹,即使在寒露和霜冻的包裹下,它仍然生存,而秋虫却哀叹它的枯萎。
赏析:
《山苕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苕花的美丽和作者的思考。诗中的苕花象征着一种被人忽略却具有高贵品质的存在,它在山间茂盛绽放,却鲜为人知。作者通过苕花的形象,表达了对被埋没的珍贵事物的思考和怀念之情。诗人自己的境遇与苕花相呼应,他在岁月的流转中逐渐变老,但仍然怀着对珍贵事物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被忽视的珍贵事物的呼唤和赞美。
明经取青紫,此谚亦已鄙。至或师初录,弃彼尝在此。
子瞻词里贬眉汉,鲁直诗中返哺僧。□□□□□□针,血写南山□□□。□□□□□□□,□□□□□来似。不曾□□□□□,□□□□□□□。
事殊兴极忧思集,足茧荒山转愁疾。汉家山东二百州,青是烽烟白人骨。入门依旧四壁空,一斛旧水藏蛟龙。年过半百不称意,此曲哀怨何时终。
龙树灵根派别三,家家楖栗不能担。我书唤作三桠记,六祖天台共一龛。
晨霞冠山椒,夕虹饮涧曲。熊蹯未入唇,羊胛早已熟。
啬夫苟有惠,前世犹立祠。既为邦邑长,必欲风化施。长松荫公庭,流水循堂基。俱可助琴弹,亦足忘事縻。况君公侯家,清尚人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