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台》

蜡屐恣幽寻,未能得其要。
登临一放目,千峰供俎豆。

作者介绍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作品评述

《山台》是宋代诗人李吕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山间穿着蜡屐,自由自在地探寻幽静之地,但尚未找到真正的要领。当他登上山顶,眼前展现出千峰万壑,仿佛是供奉祭祀的器皿和豆粒。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山间自然景观的感悟和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蜡屐恣幽寻,
未能得其要。
登临一放目,
千峰供俎豆。

译文:
穿着蜡屐任意探索幽静之地,
却未能找到其中的真谛。
登上山顶一抬眼,
千峰如同供奉的器皿和豆粒。

诗意:
诗中的"蜡屐"象征着作者在追求幽静之地时的自由自在,但他意识到自己尚未找到真正的宝藏。当他登上山顶,眼前的壮丽景色给他带来了启示,山峰如同供奉的祭器和豆粒,显示出大自然的庄严和宇宙的神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作者对山景的感悟和内心的追求。通过"蜡屐"和"幽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山间自由徜徉的状态,但又感到未能把握其中的精髓。登上山顶后,眼前的壮丽景象给他以启示,千峰的景象仿佛是供奉的祭器和豆粒,彰显出大自然的神秘和庄严。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人在追求幸福与真理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但在大自然的启示下,或许可以找到答案。这种对山景和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 《寓言六首》

    明者好自蔽,况乃知我匹。每行悔其然,所见定万一。不求攻尔短,欲议世之失。耘而舍其田,辛苦亦何实。

  • 《题四贤像·陈希夷》

    钱子非仙者,种郎岂隐哉。先生闭门睡,弟子下山来。

  • 《颂古十八首》

    扫地泼水相公来,声高隘喝绣旗开。天上玉麟来瑞世,堪作人间将相才。

  • 《送京学林申甫》

    萱草忘忧底解忘,慈亲鹤发坐高堂。羡君有此忘忧得,如我添忧万斛强。

  • 《病疟後偶书》

    秋色已萧然,曲肱清夜眠。孤灯欺病後,薄酒慰愁边。药物从人乞,文章畏客传。惟应一篷艇,湖海送凋年。

  • 《偈颂七十二首》

    两岸桃花红欲然,沿中流出自涓涓。仙家不曾论春夏,石烂松枯是一年。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