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适都忘远,行歌未觉劳。
崎岖一径入,上下数峰高。
嫩白怜新菊,轻红讶小桃。
归来情兴动,风叶乱萧骚。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山行》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行走于山间的景象,并表达了对山川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归来的喜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意适都忘远,行歌未觉劳。
崎岖一径入,上下数峰高。
嫩白怜新菊,轻红讶小桃。
归来情兴动,风叶乱萧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行走于山间的经历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景和感受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诗的开头两句“意适都忘远,行歌未觉劳”表达了作者在山行中心境的变化。当他的意念与山景融为一体时,他忘记了都市的喧嚣和繁忙,感到身心愉悦,从而能够轻松地行走并歌唱。
接下来的两句“崎岖一径入,上下数峰高”描绘了作者行走的道路的险峻和山峰的高耸。这些描写增加了诗词的层次感,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勇气和敬畏之情。
下一联“嫩白怜新菊,轻红讶小桃”通过描绘花朵来丰富诗词的意境。嫩白的新菊和轻红的小桃都是秋季的花卉,它们的美丽和娇嫩引起了作者的怜爱和惊讶。这里的描写可以被视为对自然界中微小而美好事物的观察和赞美。
最后两句“归来情兴动,风叶乱萧骚”表达了作者归来时内心情绪的激动。这里的“归来”可以指归家,也可以理解为结束山行的回归。作者在山行中体验到的自然之美和宁静引发了他内心情感的波动,风吹动树叶的声音使他的情感变得不安和激荡。这种情感的变化使整首诗词增添了一种动态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山行体验的独特喜悦和感慨。
总的来说,《山行》通过描绘山行的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归来的喜悦之情。诗词中融入了山水、花卉和情感的元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山行中的心境和情感起伏,同时也引导人们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
今日望春下,送春还送行。簿书须著意,家世有余清。潇洒桐庐郡,文章陆士衡。公余定多暇,无废读书声。
?一题: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得两竿。南华珪首座方受请为此山长老。乃留一偈院中,须其至,授之,以为他时语录中第一问。?斫得龙光竹两竿,持归岭北万人看。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
乞得危身百尺竿,冥心晦息掩柴关。自寻别墅开荒径,忽见高轩厌辔环。海宇泬寥黄鹄举,风涛浩荡白鸥閒。剑花落尽长堤圮,叹息英雄隐此山。
昨日霜风入绛帷,曲房深院绣帘垂。屏风几曲画生枝。酒韵渐浓欢渐密,罗衣初试漏初迟。已凉天气未寒时。
爆竹惊今夕,屠苏荐诘朝。去来时转眼,新旧岁中腰。立地符先钉,倚门钱未烧。土人珍裂饼,聊以荐金蕉。
鸿禧主人,一闲半年,未尝厌闲。谓有溪可钓,有田可秣,有兰堪佩,有菊堪餐。羽檄秋风,胡笳夜月,多少勋名留汉关。如今且,效樽罍北海,歌舞东山。门前。咫尺长安。但只恐纶音催禁班。把鹭鬓数茎,更因民白,鸥心一片,犹为君丹。蓝绶儿痴,彩衣家庆,倦羽伶俜江汉还。春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