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
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
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
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
此时蓬茅下,去心剧於痒。
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诗词:《山阳阻浅》
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
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
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
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
此时蓬茅下,去心剧於痒。
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
中文译文:
一天行走一尺,十天行走一丈。
岂不叹息滞留,幸好没有波浪。
哀愁的风在深夜中动荡,原野中的树林矮小而清爽。
青天中行走的蟾蜍,干涸的水转变成了妖怪。
此时我身处茅草之下,心中的痒痛已经消退。
抛弃纷扰,不再争议,通塞之间如同翻掌。
诗意和赏析:
《山阳阻浅》是宋代诗人秦观的作品,描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和对世俗纷扰的抛弃。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不同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悟和境界。
诗中的"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表达了诗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缓慢节奏的思考。他认为人生的行进速度非常缓慢,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遗憾,但幸运的是没有太多波浪和波动。
接着,诗人描绘了夜晚的哀愁风声和原野中的矮小而清爽的树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寂寞。青天行走的蟾蜍和干涸的水转变成了魍魉,象征着生命中的变幻和无常。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抛弃和超脱。他置身于茅草之下,摒弃了心中的纷乱和烦恼,不再被世俗所困扰。他选择了淡泊和宁静,将通塞之间视若翻掌,不再争议,不再纠结。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秦观淡泊宁静的心态和对于世俗的超脱。这种心境和境界给人以启迪,引发人们对于内心宁静和超越物欲的思考。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一别于今又五年,关河风雨梦相牵。羡君老有惊人术,愧我贫无使鬼钱。淮雁南来斜作字,楚江东下直如弦。子云罢献《长杨赋》,头白归来草《太玄》。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妆阁伎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磬。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馀。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
香罢宵薰,花孤昼赏。粉墙一丈愁千丈。多情春梦苦抛人,寻郎夜夜离罗幌。好句刊心,佳期束想。甫愁春到还愁往。消魂细柳一时垂,断肠
聚远楼头面面风,冷泉亭下水溶溶。人间炎热何由到,真是瑶台第一重。
予从江南来,见子东浦榛。问子何不治,子兄游洛濒。子素乐文字,而复养慈亲。去年始升朝,差差陪缙绅。今也与吾肩,行立笑语频。未经鬓发改,喜预班缀新。思如曩时会,浩饮不计巡。往谒持约史,文辞媿彬彬。谓将一乘粟,欲敌千箱囷。然而泽中蛇,时得龙一鳞。况复周孔教,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