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关一室翠微里,日暮白云栖半间。
白云朝出天际去,若比老僧犹未闲。
陆龟蒙,字鲁望,苏州人,元方七世孙。举进士不第,辟苏、湖二郡从事,退隐松江甫里,多所论撰,自号天随子。以高士召,不赴。李蔚、虞携素重之,及当国,召拜拾遗,诏方下卒。光化中,赠右补阙。集二十卷,今编诗十四卷。
山中僧
手关一室翠微里,
日暮白云栖半间。
白云朝出天际去,
若比老僧犹未闲。
译文:
在青山深处的庙宇中,
手中的门扉关得密不透风。
夜幕降临,白云悄然栖息,
细看,只有半间房内静谧。
黎明时分,白云重新启程,
仿佛告诫这位老僧还未能闲适。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中僧人的生活情景。他生活在一所庙宇内,室内幽静宜人,白天他忙于修行,日暮时分,白云逐渐聚集在庙宇周围。夜幕降临,白云停在半空,仿佛在观察这位僧人的修行。到了黎明时分,白云再次离开,像是在提醒老僧还未能闲适。这首诗以山中僧人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白云的动态,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的默契和对修行的思考。
赏析:《山中僧》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僧人的生活状态,通过描绘白云的变化,传达了一种静谧与思考的意境。诗中嵌套的对比,将白云与僧人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隐喻的意象。白云象征着人世间的繁华与纷扰,而僧人则代表着修行的心境与追求。白云的离开,暗示了外界的诱惑与干扰,而老僧“犹未闲”则提醒了我们修行之路的艰辛。整首诗以意境深沉、抒发真挚的笔触,折射出了作者对修行的深思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诗中的山水与人事融合在一起,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独特感悟。
春去堂堂不复追,空余草木弄晴晖。交游归雁行将尽,踪迹鸣鸠懒韵不飞。老大未须惊节物,醉狂兼得避危机。东风虽有经旬在,芳意従今日日非。〈四月十一日立夏。〉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飘风忽截野,嘹唳雁起飞。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
天师羽化久,殊馆临官道。系马松门深,风清乱蝉噪。开基今几时,庭树皆连抱。有池号遗履,无地寻丹灶。金像独俨然,讵识何人造。学仙匪吾事,访古乃其好。物色聊默存,他年忆曾到。
阌乡右邑有吾亲,河上茅亭结构新。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彼此眠云相隐梦,从今应更往还频。
莫买宝剪刀,虚费千金直。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莫磨解结锥,徒劳人气力。我有肠中结,知君解不得。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红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不如饮此
暂借清溪伴钓翁,沙边微雨湿孤篷。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