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问长安月,谁教不相离?
昔随飞盖处,今照入山时。
借助秋怀旷,留连夜卧迟。
如归旧乡国,似对好亲知。
松下行为伴,溪头坐有期。
千岩将万壑,无处不相随。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山中问月》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山中问月》中文译文:
为问长安的月亮,
谁教它不离开?
曾经随着飞行的帷幕来到这里,
现在照耀进山中。
借助秋天的广阔怀抱,
停留在夜晚里睡得迟。
它像是回到了故乡国家,
仿佛与亲人好友对话。
在松树下行走作伴,
在溪水边坐下有约定。
千山万壑,
无处不与它相随。
诗意和赏析:
《山中问月》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中的月亮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思考和想象。诗人在山中静观夜空中的月亮,不禁产生了几个问题:谁能让月亮不离开长安?为什么它从过去随着飞行的帷幕来到山中,而现在又照耀在山中?
诗中的月亮被赋予了人的特质和情感。诗人形容月亮像是回到了故乡国家,仿佛与亲人好友交谈。他将自己比作松树下行走的伴侣,与月亮在溪水边约定相见。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亲人友人的眷恋之意。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诗中的月亮象征着远离的故乡和亲人,而诗人对月亮的追问和联想则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整首诗词意境宁静优美,给人一种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感。
泽国旅艎冲动黑,都门祖庙照堤红。
岁晚离家客,更深上水船。犬鸣营柝外,渔唱驿灯前。远役关慈母,孤忠仗老天。极知朱绂贵,无奈彩衣姸。汉使征车急,潘与定省频。小人犹有母,率土莫非臣。岁俭盘炊玉,家贫酒泛银。自优缘白发,岂敢逆龙鳞。
何年沧海变桑田,绛阙琼宫尚俨然。留得瀛州人在境,故应犹有地行仙。
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潜军度马邑,扬旆掩龙城。会勒燕然石,方传车骑名。
半醉凌风过月旁,水精宫殿桂花香。素娥定赴瑶池宴,侍女皆骑白凤凰。
虫声树声各已变,吾知流年暗中换。昼乌夜兔忙如箭,各光渐入芦花岸。芦花白兮蓼花红,鸿雁跧蹲满荻丛。牡丹海棠如梦中,莲藕香散池馆空。人生岁月去如水,燕去莺归一弹指。星霜磨老道人心,满目世人纷如蚁。感今慨昔令人愁,乃知宋玉非悲秋。江山紫翠饯汉唐,风物不复追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