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扇子诗》

无心已作不鸣雁,恃气多惭反走鸡。
大道三杯仙落托,随斋一钵佛菩提。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扇子诗》是宋代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心已作不鸣雁,
恃气多惭反走鸡。
大道三杯仙落托,
随斋一钵佛菩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李石对生活和修行的思考。诗人以自然界的两种鸟类(雁和鸡)作为隐喻,借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自身的局限。他感叹自己无心追求功名利禄,却无法像雁鸟那样出类拔萃,而自满于自己的聪明才智,反而像鸡一样平庸。在面对人生的追求时,李石认为追求个人修行和追求世俗利益并不冲突,而是可以共存的。他认为大道(指修行之道)和世俗的三杯酒可以共享,而菩提(指佛法的觉悟)则可以在日常的斋食(指修行中的清净饮食)中获得。

赏析:
《扇子诗》通过对雁和鸡的比喻,抒发了作者对于个人选择和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人认为,成功与失败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也受到命运的左右。他对功名利禄并不追求,而更加注重个人修行和内心的平和。李石通过借用道教和佛教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修行之道与世俗生活的交融与平衡。他认为,修行的境界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体验和实现,而不必完全远离尘嚣。这种思想传达了一种超脱于功利主义和追求名利的境界,强调了个人内心修炼和对生活的平和态度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思想,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修行的独特见解。它引人深思,并让读者思考自己对于人生和追求的态度。

  • 《读本朝史有感十首》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天上那无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 《赠崔伯易》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 《浣溪沙》

    望里春风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晖。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还。人生知己总相怀。

  • 《画墨竹赞》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 《渔家傲》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 《八月十五看潮五绝》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