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青丝百尺楼,江南树树拂人头。
此间岂是藏樽处,醉里一声黄鷅鹠。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扇子诗》是宋代诗人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烟雨、青丝、百尺楼、江南树等景物为描写对象,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烟雨青丝百尺楼,
江南树树拂人头。
此间岂是藏樽处,
醉里一声黄鷅鹠。
译文:
薄雾弥漫,青丝缠绕着高楼,
江南的树木轻拂人的头顶。
这里岂止是藏身之地,
陶醉其中,一声黄鹂鸟鸣。
诗意和赏析:
《扇子诗》以李石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江南地区的美景。烟雨的柔美氛围和青丝轻舞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如诗如画的江南景色之中。高楼耸立,青丝如织,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
作者通过描绘江南的树木轻拂人的头顶,展现了大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树木轻轻触摸人们的发丝,给人一种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感觉。这种意境让人联想到江南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及人们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独特理解。作者认为这里并不仅仅是一个避世之所,而是一个能够追求快乐与美好的地方。这里的美景和怡人的氛围使人沉醉其中,仿佛一声黄鹂鸟鸣,带来愉悦和宁静。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江南的美景和人们的愉悦心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领悟。读者在赏析中能够感受到江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追忆。
公家原在洪崖宅,自是洪崖向上人。嗜酒一生真简淡,风标八袠更精神。纷纷偶厌人间事,去去归寻洞里春。朱绂只今无觅处,但余佳句镇长新。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歇手不判案,举头仍见山。虽来鞍马上,不离诗酒间。济源三临泛,王屋一登攀。犹嫌百里近,祇得十日闲。明朝却归府,尘事如循环。犹听瑶华曲,稍开风土颜。
萤微化因草,蚁聚国于槐。缪析封侯爵,僭为思子台。九泉谋蛰处,十月有霜来。穹壤大如许,尔曹小矣哉。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一作亦?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