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北曰富登,溪南曰富代。
其西曰泽富,富固人所爱。
民贫今已极,名实殊不对。
此村名杏村,杏花果安在。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上南行十二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溪北被称为富登,溪南被称为富代。向西是泽富,这个地方的富裕是人们所喜爱的。如今人民贫困已经极度,名与实相差甚远。这个村子名叫杏村,杏花果实安在。
诗意:
《上南行十二首》通过描述南方一片富饶的土地和人民的困苦生活,反映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名实不符的现实状况。诗人以杏村的杏花果实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地名和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不同地域的称呼和地名的寓意,展示了社会的分化和贫富差距。溪北的富登和溪南的富代分别代表了富裕和贫困的地区,而西方的泽富则象征着富裕的土地。诗人通过对地名的巧妙安排和对富裕与贫困的对比,强调了社会现实中贫富分化的现象。
诗中的"民贫今已极,名实殊不对"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贫困民众的同情。他认为社会上的名声与实际状况相去甚远,贫困的民众远非社会所称的富裕。这种差距让诗人感到不安,也激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最后两句"此村名杏村,杏花果安在"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反思。杏花和果实象征着丰收和富裕,而诗人却质疑杏村是否真的能够实现这种美好。这种疑问在诗中起到了强烈的反思作用,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总体而言,方回的《上南行十二首》以地名景物为线索,通过贫富差距和名实不符的描绘,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社会问题,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青天志欲骑长虹,半生双眼四海空。题诗远寄广成子,笔力万仞摇崆峒。前年鹤背乘天风,翻然回首江之东。束书归隐黄山中,山中偶遇浮丘翁。人生寰宇总过客,呼酒浇愁醉李白。十亩耕云种紫芝,酣歌击石嫌春窄。招浮丘,乾坤到处堪遨游。丈夫有志身徇国,逢时无意干封侯。皇天恩泽
高梧一叶坠凉天,宋玉悲秋泪洒然。霜拂楚山频见菊,雨零溪树忽无蝉。虚村暮角催残日,近寺归僧寄野泉。青鬓已缘多病镊,可堪风景促流年。
闻道芳洲景气新,却输鸥鹭日相亲,小槽酒熟玻璃色,谁忆高台共赋人。
河势尤湍急,滔滔去莫留。此行期死敌,既济遂焚舟。背水连师出,乘风纵燎休。若非拚血战,不复渡黄流。竹帛今犹载,桑偷晚始收。后来烧栈道,毋乃祖馀谋。
洛川方驻跸,丰野暂停銮。汤泉恒独涌,温谷岂知寒。漏鼓依岩畔,相风出树端。岭烟遥聚草,山月迥临鞍。日用诚多幸,天文遂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