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马踏残月,荷策来泮宫。
入门见先生,先生何雍容。
循循言语能下诱,青蒿因得附长松。
短檠挑灯一千二百夜,高谈雄辩磊落沃胸中。
吾皇求士苦匆匆,不许先生久卧龙。
玉鞭斜指长安道,只缘此去何犹从。
呜唏吁,小轩从此冷如水,虀盐朝暮欣欣尔。
空留绛帐照孤灯,窗外西风起寒苇。
邓肃(一○九一~一一三二),初字至宏,改德恭(《默堂集》卷二○《郑德恭字序》),号栟榈,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师事李纲,入太学。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作诗讽谏花石纲,诏放归(《宋史》卷二二《徽宗四》)。钦宗嗣位,授鸿胪寺主簿。尝诣金营,留五十日而还。金人立张邦昌,奔赴南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守右正言(《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五),不三月凡抗二十疏。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忤执政,送吏部。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主管江州太平观。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年四十二(明万历《栟榈先生文集》附录《栟榈先生墓表》)。有《栟榈集》二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邓肃诗,以明正德罗珊刻《栟榈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刻本(十二卷、附录一卷,残存卷一至七以及附录,简称万历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刻本(简称道光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一《栟榈诗集》(简称诗集),并酌校清曹琰抄本(简称曹抄,藏北京图书馆)等。底本文字漫漶处,则径据万历本补足。
《上先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邓肃创作。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疲马踏残月,荷策来泮宫。
这里描述了一匹疲惫的马蹄踏过残月,作者乘坐着这匹马来到泮宫。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景象,以表达作者对泮宫的向往和敬重。
入门见先生,先生何雍容。
作者进入门内见到先生,先生的神态非常从容自若。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敬仰和钦佩,揭示了先生的风度和深邃。
循循言语能下诱,青蒿因得附长松。
先生的言辞温和而有力,能够引导他人,就像青蒿会依附在高大的松树上一样。
这句诗形容了先生言谈之间的魅力和影响力,他的智慧和品德像是一棵高大的松树,吸引着人们。
短檠挑灯一千二百夜,高谈雄辩磊落沃胸中。
短檠挑灯指的是作者与先生的交流已经持续了一千二百个夜晚,而在这些夜晚中,先生高谈雄辩,坦率磊落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与先生的长期交流和深厚的感情,同时也突出了先生开阔胸怀、坦诚直率的品质。
吾皇求士苦匆匆,不许先生久卧龙。
表现了当时朝廷对杰出人才的渴望,君王迫切需要人才,不允许像先生这样的人才长时间隐藏才华。
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珍视和君王对先生的期望,同时也凸显了先生的才华和潜力。
玉鞭斜指长安道,只缘此去何犹从。
这句诗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画面,玉鞭斜指长安道,意味着诗人即将离开长安。他不知道此行的目的和方向。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惘和犹豫,他在离开之际感到迷茫和困惑。
呜唏吁,小轩从此冷如水,虀盐朝暮欣欣尔,空留绛帐照孤灯,窗外西风起寒苇。
这是一首结尾悲凉的句子,诗人发出了呜咽和叹息的声音。小轩变得冷若寒水,虀盐(一种植物)在朝阳和夕阳下依然欣欣向荣。绛帐空留,只有孤灯照耀,窗外的西风吹起寒苇。
这句诗通过萧瑟的景象表达了离别的悲凉和孤寂,窗外的风声和寂寞的灯光增加了诗人离别的凄凉情感。
这首诗词《上先生》通过描绘诗人与先生的相遇和交流,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和赞美。先生以温和而有力的言辞引导他人,智慧和品德如同高大的松树吸引青蒿。作者与先生的交流已经持续了一千二百个夜晚,先生高谈雄辩、坦诚磊落。然而,朝廷迫切需要人才,不允许先生隐藏才华久卧龙。最后,诗人面临离别,心中充满迷茫和犹豫,离开的景象呈现出悲凉和孤寂的氛围。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先生的崇敬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诗中的景象细腻而凄美,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精确的形象描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悲凉的氛围,给人以沉思和感慨。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饱满,展现了邓肃细腻的情感和对人性的洞察力,让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甲戌缠国哀,时属秋八月。近辅馀英山,洪水中夜发。狼藉彻旬雨,拔地殊飘忽。滔天肆奔迸,变幻起崷崒。徒步登县楼,浩渺沉林樾。妖氛混泽气,势极火焰突。绵亘山下乡,逃难想颠蹶。晨兴雨更澍,邑屋已隉杌。高跳空刺肠,何异睹溟渤。飘尸不可计,可者布竹筏。栖危或得命,其奈
自有吾儒乐,人多不肯循。以禅为乐事,又起一重尘。
不肯爬沙桂树边,朵颐千古向岩前。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啮雪饮冰疑换骨,掬珠弄玉可忘年。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解船。
晁董科名累,向雄利禄儒。惟公传洛学,处世类齐竽。湖外严兵戍,神畿析使符。恍然成昨梦,一吊束徐刍。
秋风吹落叶,君作武昌游。只道从军乐,那知别路愁。寒暄楚岫色,日夜汉江流。大阃多珠履,无为弹蒯缑。
能名净行达理闱,振锡携瓶出翠微。恩重冕旒曾召对,情高云鹤却同归。会思莲社寰中结,杯泛潮风海上飞。不是清时未陈力,便堪随去扫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