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能得几时新,明日当为刍狗陈。
我识令君敦厚意,不能奉己厉吾民。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上元口号呈莫令三首》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其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华灯何时能再焕新,
明日将展刍狗陈。
我知道你敦厚之心,
却不能奉己,厉我邦。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上元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触动和对统治者的期望。华灯照亮了夜晚,但作者思考华灯的光鲜背后是否能带来社会的真正改变。他认为明天的景象只会是陈腐、平庸的,就像一堆饲料供狗食用。作者明白统治者应该有高尚的品德和追求,但同时也批评他们不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能励精图治以造福民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上元节庆典中的华灯和对统治者的思考,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政治现状的不满。华灯作为上元节庆典的象征,本应展现出社会的繁华和进步,然而作者却认为这种繁华只是表面的,没有真正带来社会的变革。他以“刍狗陈”形象地揭示出华灯背后的平庸和陈腐,对政治现状的失望和愤怒。同时,作者对统治者的期望也贯穿全诗。他赞扬了莫令的敦厚之心,但又指出统治者不能只满足于个人的追求,而应该以全国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奉献精神来治国。这种对统治者的期待和批评,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和政治改革的呼唤。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政治现状的思考和批判,通过对华灯和统治者形象的描绘,传达了对社会进步和政治正义的追求。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
春风亭上问秋风。
开裳坐岩石,静僻胜尘区。禽落闲庭果,荷侵湿岸蒲。高情天外远,暑气竹间无。浅井瓦瓶汲,低床桃簟铺。江声空槛树,烧影照巢乌。困睡抛书册,悲吟缺玉壶。浮生如梦幻,世事任凫卢。但得过从乐,无嫌此地迂。
平昔殷勤向物华,谁知憔悴客天涯。双桃栽罢还惆怅,忆得淮阳旧种花。
遥观一郡色,尽得二江声。
绝响矣。余悼之玉笥山,所谓长歌之哀,过于痛哭。断碧分山,空帘剩月,故人天外。香留酒殢。蝴蝶一生花里。想如今、醉魂未醒,夜台梦语秋声碎。自中仙去后,词笺赋笔,便无清致。都是。凄凉意。怅玉笥埋云,锦袍归水。形容憔悴。料应也、孤吟山鬼。那知人、弹折素弦,黄金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