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放丙午末,归来辛亥初。
不谈天下事,犹诵古人书。
利病明诸掌,危疑儆后车。
他时果无悔,载籍定欺予。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爲陈留县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高宗建炎中起爲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元干爲宋代着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爲《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爲《芦川归来集》十卷。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爲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爲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上张丞相十首》是宋代张元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罪放丙午末,
归来辛亥初。
不谈天下事,
犹诵古人书。
利病明诸掌,
危疑儆后车。
他时果无悔,
载籍定欺予。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张元干离开官位后的心境和所思所感。他在丙午年被罢免官职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流亡,直到辛亥年才归来。在此期间,他不再涉足政治,而是专心阅读古人的著作。他深感官场的利病和险恶,因此警惕后来者的车轮。他相信自己在将来不会后悔,因为他已经看清了官场的虚伪和欺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张元干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看法。诗中通过描述自己罢免官职后的遭遇,展现了他对官场的失望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他选择远离权力斗争,专注于阅读古籍,表明了他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崇尚。
诗中提到的“利病明诸掌”和“危疑儆后车”揭示了官场的险恶和虚伪,显示了张元干对于政治斗争的警惕和冷静。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将来不会后悔。最后一句“载籍定欺予”表达了他对官场虚伪的深刻认识,并坚信历史将会证明他的正确。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张元干的心情和观点,传达了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对传统文化的推崇。通过对官场的批判和自我坚守的选择,诗中蕴含了对真实和正直的追求,展现了作者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精神。
公家原在洪崖宅,自是洪崖向上人。嗜酒一生真简淡,风标八袠更精神。纷纷偶厌人间事,去去归寻洞里春。朱绂只今无觅处,但余佳句镇长新。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歇手不判案,举头仍见山。虽来鞍马上,不离诗酒间。济源三临泛,王屋一登攀。犹嫌百里近,祇得十日闲。明朝却归府,尘事如循环。犹听瑶华曲,稍开风土颜。
萤微化因草,蚁聚国于槐。缪析封侯爵,僭为思子台。九泉谋蛰处,十月有霜来。穹壤大如许,尔曹小矣哉。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一作亦?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