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人家齐上冢,纸钱蒿里白皑皑。
獭鱼豺兽难磨灭,岂是师门学得来。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上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钱时。诗中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人们纷纷前往祭奠先人的墓地,墓地中的纸钱在蒿草丛中洁白如雪。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诗中提到了獭鱼和豺兽,暗示着逝者的灵魂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而是永远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逝者的精神不朽和对后人的影响难以消逝的思考。
最后两句“岂是师门学得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墓地中的景象的感慨。他认为这种情感和思考是不能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由内心真挚的情感所驱使的。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以墓地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亲人的深情追思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象和动物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引发读者对于生命与死亡、记忆与遗忘的思考。
结茅同隐水云间,何日柴车不往还。忆得松林长啸罢,归时明月遍秋山。
忆昔湖阴道,边声日夜闻。远峰明积雪,叠鼓堕层云。未叹河山异,常忧玉石焚。三年真一梦,相见且论文。
万家无事锁兰桡,乡味腥多厌紫虈。水似棋文交度郭,柳如行障俨遮桥。青梅蒂重初迎雨,白鸟群高欲避潮。唯望旧知怜此意,得为伧鬼也逍遥。
县山峻绝有新亭,公退时来看洞庭。天外微茫二湖合,波心缥缈一峰青。非时爽气生云雨,永夜寒光浸斗星。千古登临增健笔,投文犹可吊湘灵。
去岁别新正,今秋尚未行。求书何太数,问选竟无成。鳄海真曾到,龙沙果欲征。恐如吾所料,姑用此为名。
河白如银天淡青,角声中有玉关情。早知送老桑麻野,悔失安西万里行。